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 > 课改动态
课改沙龙2 | 对话贺利坚:混合教学新常态

发布时间:2020-06-20                               来源:

6月19日晚7:30,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第二期课改沙龙在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院校近千名教师参加活动。    

本次沙龙主要采用对话的方式展开,主题为“混合教学新常态”。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张振笋秘书长担任主持人,对话翻转课堂实践专家、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贺利坚副教授。   

 沙龙上,贺利坚老师先就他从事混合式教学初期的经历做了分享。他谈到开展线上教学的初衷,就是想要让学生的学习中融入信息化社会的元素,让学习变得更有意思一些。从利用博客交作业开始,逐渐地遇到了翻转课堂,课程教学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指导下,发生了变化。贺利坚老师接着介绍了他建设教学视频的经济适用型方案。

沙龙鼓励老师们在线参与,在线教师互动活跃。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李星亚、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于海琴两位老师“现场”进入直播间,参与互动交流。

贺利坚老师分享了他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部分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在疫情期间全在线翻转课堂的情况。贺利坚老师指出,翻转课堂的先学只是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承担着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疑惑,落实会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任务。在新时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利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发展学生的表达、沟通、合作的能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安排。贺利坚老师还就在疫情期间利用小组QQ群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找到存在感等细节,结合案例进行了讲解。    

沙龙进入讨论环节。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李星亚老师提出,在贺利坚老师的教学中,利用教学手段的改变,落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然而,在大班教学中,老师也无法关注到更多的学生,此外,对于大多数理工科的教师而言,其长处在专业知识,很难在丰富教学手段上取得突破。

贺利坚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建议教师要重新定义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是一名教师在教多名学生,而是教师在组织多名学生之间产生连接,在新的关系指导下,大班教学营造出的学习氛围是小班所不能比拟的。在新时代,教师的技能需要提升,在教学手段方面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和实践,学习一些并在实践中运用,是可行且必要的。    

华中科技大学于海琴老师从一名教育学研究者的角度,针对贺利坚老师的分享做了点评。她认为,借助着信息化手段推动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改革,使得相关的成果具备了可推广的价值。在回应中,贺利坚指出,老师应该全然地接纳学生的问题,这是一切的基础。解决学生当下面临的问题,既有实用的价值,同时也是引起学生的注意的手段,让学生愿意亲近教师和接受教师的影响,这样,才有机会将学生带领到在他当下还感知不到,但是还能够去到的地方,这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基于实践,贺利坚建议:为应对未来在线教学的新常态,需要做的,就是“行动”,在行动中,将会觉察需要学习的内容,在行动中会看到学生的变化,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互动中,张振笋秘书长赞赏贺利坚老师“怀揣教育情怀,内求定力,外联共创”,基于实践,积极总结,坚持“做中学”,与学生共创同学,彼此成就。张秘书长认为: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教学的互补与融合,将成为未来教学的主流范式。从线下到线上,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广阔的互联网世界,伴随教学形态重塑、教学场域的重建,学习方式的变革,必然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掌握新技术,调整教学设计范式,改进教学方式,拥抱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