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科技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
2023-03-24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 有效防控经济活动风险——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关负责人就《校外培训机构财...
2023-03-24教育部、财政部、科技部、文化和旅游部、体育总局联合印发《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2023-03-24怀进鹏调研浙江教育工作
2023-03-23怀进鹏调研上海教育工作
2023-03-22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3-03-2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
2023-03-20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2023年上半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非事业编制)
2023-03-17关于撤销部分课题的通知
2022-07-12关于与部分单位解除合作协议的公告
2022-07-11声 明
2022-07-04关于教育部党组第六巡视组巡视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的公告
2022-08-03关于举办第九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通知
2023-01-05关于第九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延期举办的通知
2022-12-12光明网刊发中心副主任邬国强署名文章:建设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校园
2023-03-17光明网:服务产教融合发展战略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03-17中心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2023-03-17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 中心开展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系列纪念活动
2023-03-09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中心邀请应急物资储备司综合处(应急管理处)处长陈林讲专...
2023-03-06中心团支部开展“奋进新征程 志愿我先行”学雷锋活动
2023-03-03光明网专访中心主任李平:加快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格局
2023-02-24冲破变革前夜!《中小学智慧校园蓝皮书(2021-2022)》总报告抢先看
2021-03-17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这一年: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丨回望2020
2021-02-23官宣!中心与西安教科院联合共建西部未来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2021-02-09用劳动成就美好未来——中心坚持研究先行,构建劳动教育新风尚
2020-12-30首都师范大学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共建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首届首都未来教育论...
2020-12-30更鲜活!新时代劳动教育既要“泥土”还要“破土”
2020-12-01先行示范•智赢未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研讨会在深圳成功召开
2020-12-01平台导入滇西大,打造发展新引擎
2019-01-30新试验:“大平台+”赋能滇西大
2019-01-22专家组进校助滇西大“变轨超车”
2018-07-20专家组进校指导兰州文理学院应用型课程建设
2018-06-20专家组进校助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特色转型
2018-06-08专家组进校助力钦州学院打造转型样板
2018-04-23产教融合专家组赴滇西大指导工作
2018-03-21中心将启动西南地区旅游和健康教育扶贫实验项目
2016-10-27“教育之弦”卓越创新伙伴成员名单更新
2018-04-27中心印发《“教育之弦”卓越创新伙伴管理办法(试行)》
2016-10-28地址:北京海淀区上园村3号交大科技大厦15层
电话:86-10-6609 3400/3413
传真:86-10-66093444
邮箱:csdp@moe.edu.cn
邮编:100044
奋斗者用脚步丈量时间。
走过一年,我们都要对一年的工作做个总结。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今天呈现在你们面前的,是中心2016年度重点工作的系列报道。这些文字可以看成是2016年中心的一张精彩答卷。
从时间上说,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教育事业发展”的开局之年。既然是开局之年,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我们必须更加坚定的服务教育创新的使命,更加深入的理解发展战略,更加有力的增强我们的执行力,更加全面的提高我们的管理能力,更加有力的夯实我们的队伍建设,认认真真谋划2017年新的发展格局。
在刚刚召开的2016年工作总结启动会上,我们的重点工作成效显著,促进了发展观念在转变。如果说2016年刚好进入精彩、同时任务艰巨的“上半场”,那么2017年在“教育十三五”征程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我们还需要继续奋斗!
要用去年拼速度的劲头拼质量。这是使命的要求,也是发展的必然。
我们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的一年,继续我们新的奋斗。迎接充满希望的2017,我们离梦想更近了一步,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一定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而这一天一定 “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
系列报道 一
2016年,中心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于“一带一路”、京津冀、西部大开发、东北二次振兴、北部湾等区域发展战略,服务于实施大数据、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点工程战略,有力促进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等教育的结构性改革。
这一年,通过“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创新型高校实验项目集聚教育创新要素,大力开展教育研究创新及应用。[详情]
■ 两大平台创新资源共享
■ 三种生态打造全方位服务范式
■ 四项应用强化实践取向
系列报道 二
当应用型课程日渐深度融入高校转型体系,越来越多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数量随之扶摇直上。高校如何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在新时代的人才红利竞争中独辟特色以谋求远景?
高校转型的本质是转变人才培养方式,落脚点是课程改革。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是应用型课程建设融于高校转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使然。[详情]
■ 探索开新“理实一体化”
■ 课程建设抓住“牛鼻子”
■ “服务+”平台开启新引擎
系列报道 三
2016年11月,全国最大最全的教育政策储备库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写入中国教育新型智库建设史,而这,仅是冰山一角。在担当与责任下,2016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在规划制定、专项发展规划研究、重大政策评估领域硕果累累。
畅想教育创新,言鼎未来发展,我们给你一个坐标,一起来分享教育领域最重要的研究与数据服务智慧。[详情]
■ 科学研究服务战略决策
■ 大数据建设促进数据资源应用
■ 教育统计服务教育改革
系列报道 四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2016年,中心以“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发展理念”、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指导思想,以绿色校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搭建绿色校园发展的长效、综合服务平台。
依靠创新平台,撬动绿色发展,中心的绿色谋略正在发生变化。一个个方案相继出台、一项项措施先后落地……在不断发力、纵深推进中,中心全面布局、强化创新驱动之路呈现出渐次展开。[详情]
■ 研究基调支撑发展底色
■ 示范特色激发绿色活力
■ 平台动力打造服务绿洲
系列报道 五
变化本身是永恒。在驶向产教深度融合的海面上,中心建设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舰船”也在不断变化它的经纬度。
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2016年中心落实教育部的决策部署,做出产教融合+的科学规划,提出把汇聚创新要素,推动教育变革作为核心使命,把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作为重要突破口,开启构建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服务价值链,以新的有力作为标注教育创新生态的新方位。[详情]
■ 速度,构建行业领先群集发展平台
■ 责任,承担国家教育改革创新任务
■ 动力,设计品牌项目助推高校改革
系列报道 六
创新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是产教融合纵深推进的根本出路。
2016年,中心以产教融合为主体,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两翼,以先进教育输入和本土化改造为基础,以“平台对平台”、“学校+企业”为核心模式,通过接入本地技术创新体系和全球化技术生态圈,打开国际教育合作新格局。[详情]
■ “双百计划”的奋进之举
■ “国际合作”的夯实之策
■ “一带一路”的服务之光
系列报道 七
创新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是产教融合纵深推进的根本出路。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成立以来,牢牢把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2016年,以新思想、新理念推动发展,一系列创新工作都蕴含丰富的理念创新要素,从知识创新源头到加工、到产品,到输出,快速形成了服务教育改革发展的知识创新工作体系,构建一个完整的链条。创新千帆尽举,有力地引领着教育改革创新迈步前行。[详情]
■ 先进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创新实践
■ 构筑知识创新的完整链条
系列报道 八
绿色发展对于学校、学校建设、教育发展来说,并不只是一个支撑性、辅助性、任务性的内容,它是整个教育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大发展理念有绿色理念、五大建设有生态文明建设。从国家的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上来看,教育是绿色发展重要的支持,没有绿色人才培养、没有全社会绿色理念的树立、没有绿色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就没有绿色发展。这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的绿色发展主线。[详情]
■ 谋划绿色校园布局
■ 推动教育金融服务
■ 着力基建管理培训
系列报道 九
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有一个关键点即校企合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将“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2016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在推动这项工作方面不遗余力,同时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努力的效果正在显现。[详情]
■ 校企合作创新发展联盟先行
■ 建立创新实验高校
■ 拓展外国政府优惠贷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