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基地 > 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基地
新试验:“大平台+”赋能滇西大

发布时间:2019-01-22                               来源:

在深入推进落实产教融合过程中,高校内涵建设、机制创新至为关键。。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设立的“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利用“大平台+”发展思路,依托强大的专业团队、合作伙伴,整合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加快资源聚集与突破创新,助推项目高校办学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实现快速提升。

日前,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带领专家及项目组团队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开展第六次专家进校指导活动。本次进校致力于通过“大平台+”推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内涵建设提质增效。专家组成员由云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邹平教授、黄淮学院创业学院薛凡院长、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原副院长黄大伟教授等组成。


项目落地——助推学校内涵建设

应用文科人才培养平台:该平台有效推动了该校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专业与行业的对接、虚拟训练场景与现实实践场景的对接,有效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归属感、对行业的认知度。通过科学的标准化训练,使学生“会一事”“精一岗”“通一行”“知百业”。

国际人才港平台:该平台项目为滇西大面临的体制机制、人才资源等发展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结合滇西大和滇西产业发展需求,国际人才港提供来自全球的优秀人才交流、先进技术合作、前沿科技讲座、国际名校课堂、企业家论坛、高级技能培训等国际引智服务,能有效满足大理政府、滇西大和相关行业企业发展需求,打造了区域产业创新技术的新发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实施以来,推动了高校“双创”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该平台在滇西大将面向全校服务、融通专业,打造特色双创,提升信息化应用。通过大数据+X专业、大数据+双创,推动教育大数据应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平台在大理落地,将面向大理产业提供人才供给和技术应用支撑。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将围绕‘大平台+’战略,进一步布局与推进产教融合工作,促进项目之间的抱团发展、协同共进、开放共享。学校要以项目为平台,通过落实项目工作,推动产教融合落地生根。”


双创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马杰院长表示:“要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学体系、第二课堂建设等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双创’教育全新体系。”

黄淮学院创业学院薛凡院长表示:“当前,高校的‘双创’教育要解决培养目标、思想观念和方法路径三方面问题。高校的‘双创’教育要融入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学科专业建设、课外实践活动和学生发展评价体系。”


教学指导——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专家组利用大平台思维,采取课堂听课、教案审阅、专家评课、示范课以及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式,对滇西大教学环节进行了详细指导。

专家组一致认为,滇西大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新教育方式,围绕人才培养主轴,以大平台+思维,着眼产教融合落地生根,通过校际间教师交流、专业间课堂共建、课堂内外协同联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建设。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原副院长黄大伟教授表示:“作为成果导向和能力导向的教育方式,OBE以精熟内容为基础,注重个性化评定,明确绩效责任,以能力为本位,强调人人都能成功。在教学设计实施中,以确定学习成果为开端,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策略。”


机制创新——突破学校内涵资源瓶颈

在本次进校活动开幕式上,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校长袁希平教授发表致辞表示:“通过六次专家进校,学校的教育组织形态与产业地区布局、企业成长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与行业企业发展、产业与学科专业均得到深度对接,希望中心继续对学校未来发展把脉诊断,扎实推动学校产教融合创新提升。”

云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邹平教授表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六次进校,对学校产教融合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在学校未来发展中,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动产教融合工作进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的发展,为滇西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应用型人才。”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强调,要以产教融合大平台赋能学校,从项目着手创新教育要素,以联盟建设汇聚教育资源,助力滇西大发展转型升级,促进学校内涵建设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