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关于服务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开展“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中试靶场创新应用项目(2025)”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9-19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聚焦国家网络安全领域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真学、真练、真实践的产教融合集成平台,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规建中心”)会同相关单位,面向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展“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中试靶场创新应用项目(2025)”,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是我国民族电子工业的摇篮,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事电子工业的开拓者,是中央直接管理的以网信事业为核心主业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网络安全领域的“主力军”“国家队”,是经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认定的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六所”)是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国电子下属唯一拥有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单位,承担中国电子高水平行业人才培养任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构建服务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人才协同培养与创新生态,规建中心会同电子六所,以及北京华顺信安科技有限公司等产业链生态圈企业,开展“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中试靶场创新应用项目”,推动院校建立高水平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参与并支撑国家网络安全相关任务和产业一线项目,形成“产业需求牵引、校企资源互补”的协同培养生态,打赢网络安全人才战。

二、工作目标

面向全国遴选50所兼具技术攻关能力与创新潜力的优质院校,聚焦网络安全领域发布产教融合项目,每个重点项目支持20万元经费,通过项目孵化,培育能承担国家网络安全任务的院校团队与前沿技术中试基地,逐步推动网信体系全链人才培养合作,构建网络安全人才协同培养与创新生态,助力院校筑牢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根基,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网络安全人才,为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三、项目申报

(一)申报主体

项目以高校为单位统一进行申报。其中:

普通本科高校应开设或计划开设网络安全相关专业,如0306公安学类、0807电子信息类、0809计算机类、0829安全科学与工程类、0831公安技术类、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204公共管理类相关专业,或建设有网络安全等相关产业学院。

职业院校(含职教本科)应开设或计划开设网络安全相关专业,如高职院校51电子信息大类、58公安与司法大类等相关专业(群);职教本科31电子信息大类、38公安与司法大类等相关专业(群)。

此外,开设核能、电力、化工等能源电力领域,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交通运输领域、先进装备制造等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专业院校,也可结合行业应用场景申报,开展行业特色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

(二)申报条件

1.项目负责人须为各院校分管领导或相关处室、二级学院(系)等业务部门负责人,项目主要参与成员须有全日制在职教师。

2.所开发的内容需完成电子六所提供平台的测试验证。

3.优先考虑在网络安全领域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承担过相关产业研究项目,能够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的单位。

4.优先考虑有计划新开设网络安全及相关专业或有计划建设网络安全平台的院校。

(三)申报要求

1.统一申报:请各申报单位于2025年10月31日前,将电子版申报书发送至指定邮箱,并将加盖公章后的纸质版申报书一式两份邮寄至规建中心。

2.材料真实性:申报院校须对提交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确保信息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完整。

四、项目支持方式

1.人才专家支持。本项目协调中国电子网络安全专家、教育领域专家,建立由中国电子网络安全专家、项目学校教师团队、教育专家三组长制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实习实训资源等关键要素开发模式;协调中国电子网络安全专家,定期组织开展院校师资能力提升培训,定期发布网络安全专项能力提升岗位培训,安排教师参与挂职锻炼。

2.产业资源支持。本项目依托中国电子网络安全全产业链优势,建立基于产业真实场景的场景案例教学实训资源库,包括但不限于:钓鱼攻击触发勒索病毒场景、局域网渗透攻击场景、基于ARP欺骗的断网攻击场景。在国家级项目、部委网络攻防演练行动及产业一线项目中建立校企协同机制,组织院校师生团队以项目执行或任务承接形式参与实战。

3.科研课题支持。本项目向具备承接能力的院校发布科研课题,配套部分课题经费,明确协同攻关任务和承接院校,推动院校深度参与国家网络安全任务,对承担任务且完成的院校提供参与支撑相关国家战略的成果证明,并推动相关科研成果在中国电子旗下核心期刊发表。

4.学生就业支持。本项目对承担任务中涌现的优秀学生提供中国电子旗下产业公司实习就业渠道。

5.平台技术支持。本项目提供平台技术支持,承担项目落地建设和运营服务工作。

五、项目组织与管理

第一阶段:院校填写申报书,明确建设内容和支持保障措施。规建中心会同电子六所组织专家采用集中审核或通讯审核等方式开展院校遴选工作。规建中心、电子六所将与立项单位签订协议,并负责开展项目的中期检查、结项验收等工作。

第二阶段:电子六所向具备承接能力的院校,以规建中心和电子六所名义发布科研课题,明确协同攻关任务,以中试课题为牵引建设功能集成的产教融合“金基地”,推动院校深度参与国家网络安全重大战略。

第三阶段:完成课题的过程中,电子六所会同入选学校,按照岗位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人才培养资源,推动原有专业改造升级为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的“金专业”,共同开发“金课程”“金教材”,提升院校人才培养能力;面向产业真实问题,共同开展师资能力提升培养,在国家级重点项目、部委网络攻防演练行动及产业一线项目中建立校企协同机制,组织院校师生参与实战,打造“金师资”团队,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第四阶段:项目期满后,对各项目合作学校课题方向的具体验收标准以每课题立项时签订的协议为准,各课题研究成果需经过电子六所提供平台的测试验证。验收通过的,由规建中心和电子六所联合颁发结项证明。对未按期完成或建设不合格单位,将撤销其立项单位资格并公示。

第五阶段:中国电子作为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将择优选取稳定合作院校,适时开展中国电子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支撑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教育生态圈。

规建中心、中国电子将于近期在中国电子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基地召开项目说明会,说明会另行通知,有意向参与说明会的院校,请于9月28日前,向指定邮箱发送参会意向表。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010-66093475,lsh@csdp.edu.cn 同老师,18928961340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交大科技大厦15层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邮编:100044)


附件1-项目申报指南(2025)及申报书.docx


        2-参会意向表.docx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202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