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典型案例②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育体育局:精耕数智 赋能未来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19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东胜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教育资源的核心集聚区域,现有8个学区,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共137所,其中公办学校91所,民办学校46所。全区在校学生总数达107,600人,教职工9,862人,办学体量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一。

东胜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面临数据质量、协同机制、队伍建设与技术应用等多重挑战。在数据质量方面,教育体育局各科室间因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同机制形成“数据孤岛”,导致统计口径不一、数据重复填报或数据间相互矛盾的情况发生,增加了数据整合与核实的难度。队伍建设上,统计人员多为兼职教师,存在流动性大、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从“数据记录”到“数据赋能”的转化受到制约。技术应用方面,内蒙古教育统计大数据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台账系统”)与学籍、人事等系统的衔接仍需优化,智能校验、分析及预警功能有待提升,在支持学校布局调整、师资配置等决策方面的数据分析深度及前瞻性不足。这些问题凸显了数字化转型中“人、机制、技术”协同破局的紧迫性。

一、办法举措

(一)高位统筹,筑牢数字化转型坚实根基

东胜区教体局从战略高度出发,将教育事业统计数智化全面纳入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之中,精心强化顶层设计与整体统筹规划。

强化组织领导与机制建设:成立了由局长亲自挂帅的专项工作组,科学制定《东胜区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年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学校、幼儿园及局机关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构建起“局长统筹、科室协同、学校落实”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落地见效。

  

强化平台应用与共识凝聚:将“台账系统”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具与关键抓手。通过精心组织专题会议、深入开展宣传动员以及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逐步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广泛共识,积极引导全区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数据驱动决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台账系统

强化数据共享与基础支撑:主动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协同机制,积极与区发改委、统计局、卫健委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实现人口数据、区域规划数据等关键信息的实时互通与共享,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提供了更为全面、精准且及时的基础数据支撑,有力夯实了数字化转型的数据基石。

 

开展专题会议

(二)精准培育,锻造专业化统计人才队伍

针对统计岗位人员流动性较大(年均人员变动率高达30%)且兼职人员占比较高的实际情况,东胜区教体局创新构建了“分层培训、实战赋能”的教育事业统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开展分层分类培训: 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基础的教育事业统计人员,设计了差异化的培训课程。

学前阶段:重点培训幼儿园基础数据采集规范、幼儿学籍管理要点、学前教育专用指标解读等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侧重学籍异动管理、班额监测、师资配置、办学条件等核心业务培训,增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解读专题。

高中教育阶段:开展新高考选科走班数据统计、综合素质评价数据采集等特色培训。

针对性地开展数据录入逻辑校验、报表生成等分层专题培训项目,年均培训人次超过500人,确保每一位统计工作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相关业务知识与技能。

 

2024年开展三期线下集中培训

部分参加线上培训学员的结业证明

学习先进经验:积极组织骨干团队赴教育数字化改革先进地区开展跨区域学习考察活动,深入学习前沿理念与成功经验,助力全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更上新台阶。

 

组织赴江苏扬州新华中学开展学习调研活动

注重实战演练提升:依托历年数据资源,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模拟填报、数据还原等实战演练活动,确保基层统计人员在实操中熟练掌握、精准运用台账系统,高效完成教育事业统计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东胜区逐步建立起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统计人才队伍,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数据报送质量明显提高,2024年统计数据的误差率降至0.5%以下,统计工作效率提升60%以上。

二、工作成效

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强力赋能,东胜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成功实现了“三大转变”,推动统计效能迈向新高度。

 

从“手工填报”到“智能生成”:依托“台账系统”强大的整合功能,实现学生、教职工、办学条件等9大类报表的自动生成,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2024年10月,全区数据采集工作提前完成,为年度教育经费预算编制以及师资配备计划制定提供了及时、准确且全面的数据支撑。

从“人工核验”到“智能校验”:“台账系统”具备的逻辑校验功能全面覆盖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合理性三大关键维度,能够精准自动识别跨校流动学生学籍异动、教职工信息重复录入等各类问题,推动相关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保障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安全可靠。

从“经验驱动”到“技术驱动”:“台账系统”简洁直观的界面设计与标准化操作流程,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带来便捷。教育事业统计人员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数据深度分析与挖掘方面,为教育决策提供更为精准、科学的依据,推动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从传统的数据记录向数据赋能转变。

三、经验启示

东胜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表明,高位统筹的顶层设计、扎实的平台应用和专业的队伍建设是成功的关键。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管理理念和工作机制的深刻变革。

深化标准建设与质量管控:积极探索制定《东胜区教育统计工作标准化手册》,进一步明确数据采集、审核、上报全流程的操作规范与标准流程,建立“双人复核+随机抽查”机制,确保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全生命周期质量可控、可信、可用。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定期组织开展“统计大讲堂”活动,邀请教育事业统计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解读政策动态与前沿趋势,建立“老带新”导师制,通过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统计工作团队的实战能力与业务素养,切实强化统计人才队伍建设,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拓展数据应用与智能决策: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实时跟踪各校生源变化、师资结构等情况,精准预警潜在问题,基于数据分析结果,科学优化学校布局、合理调整课程设置,推动区域教育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迈进。同时,也将关注教育数据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如“数据凝视”等问题,确保技术应用服务于育人本质。

未来,东胜区教育体育局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的发展理念,以打造“教育数字大脑”为目标,持续深化数据应用,不断拓展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以数据之“准”赋能治理之“效”,以数字之“智”点亮教育之“光”,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基层力量。

(通讯员 张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