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教育统计队伍建设典型案例④丨四川省教育厅:以高质量统计数据 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08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已于近期全面启动。为发掘基层教育统计工作的经验和亮点,宣传各地统计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促进基层教育事业统计人员总结实践经验,共享经验成果,我们继续选取部分优秀省市县和学校统计工作典型案例与大家共同分享,以便更广泛地传播和应用这些经验,不断提高教育统计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


以高质量统计数据  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教育厅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导,加强统计法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事业统计规章制度,守牢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效能,以高质量统计数据服务四川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严”字当头  以统计法治化护航教育事业统计开展

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始终做到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以严的纪律和措施,推进教育事业统计法治化、规范化。

1. 始终坚持党管统计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党对统计工作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决策部署,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扛起教育领域依法统计的使命担当,推进统计法治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充分发挥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作为教育发展“晴雨表”“参谋部”的重要作用,以高质量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服务教育强省建设。

2. 学深悟透统计法规制度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为契机,将《中国共产党党纪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等重要文件,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开展专题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牢依法统计的法治观念,增强统计“红线”和“底线”意识,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切实增强统计工作法治性、科学性、权威性,为提高数据真实性提供坚实保障。

3. 压紧压实统计工作责任

严格执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等制度规定,不折不扣落实依法统计工作要求。明确发展规划处牵头会同相关业务处室具体负责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数据汇总后必须提请厅党组会议审定后,按规定公布。压实各级统计工作责任,推动建立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指导市(州)、高校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明确各级统计工作职责任务,规范逐级填报审核流程,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确保统计工作有序推进。


“预”字当先  以制度建设体系化助力教育事业统计发展

始终坚持制度建设与统计工作协同推进,不断加强教育事业统计制度建设,推动形成事前预警、事中监测、事后总结的闭环管理体系,切实提升统计工作质量。

1. 事前预警,完善工作规范制度

对照教育事业综合统计制度,聚焦数据统计的关键环节,强化事前风险预警。先后制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统计管理严肃工作纪律的通知》《关于开展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核查的通知》《关于做好教育事业统计学校(机构)代码系统管理维护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数据采集、经验校验等需要重点关注并解决的6大类重点问题进行事前提示、风险预警。统一细化明确数据填报、形式审查、逻辑校验、专家现场核查4大工作流程,确保指标口径清晰、原始数据准确、解释标准一致,从源头上抓好教育数据质量管控,坚决杜绝以数据修改之名行数据造假之实。

▲ 完善统计工作规范制度

2. 事中监测,完善过程管理制度

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提高数据质量做在日常、抓在经常。基础教育统计工作采用学校采集、县级初审、市级审核、省级校验的“四级管理”模式,高等教育统计工作实行校内组织填报、统计部门审核、省级专家校验的“三级管理”模式,强化数据采集的过程管理。审核中,重点加强统计报表的逻辑性和波动较大的数据审核,对于主要指标出现异常变动的,及时下发查询,跟踪修正问题数据。同时,针对数据填报的高频错误事项,编写开发软件程序进行校验,切实做到“苗头性”问题早发现,“逻辑性”错误早修正。今年,创造性地依托省地震管理局地震预警系统更新维护,对全省中小学经纬度等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校验,梳理出一批疑似错误的学校位置信息,在第二季度学校(机构)代码维护中进行校正。

▲ 依托省地震管理局地震预警系统更新维护,校验全省中小学经纬度等地理位置信息

3. 事后总结,完善结果运用制度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建立健全问题反馈、结果运用工作制度。每年定期梳理总结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情况,关注反映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热点问题的相关指标填报质量。在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布置培训会上,向市(州)、高校通报统计工作质量情况;对填报数据变化幅度过大、疑似问题数据出现较多、省级汇总期间修改次数频繁的市(州)、高校,采取书面函询、实地核查等方式,加强问题分析、数据核查等工作。将统计工作质量水平作为院校设置、年底绩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参考,充分发挥统计质量结果考核的“风向标”作用,推动统计工作质量提升。

▲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强化结果运用


“梯”队培育  以队伍建设专业化提升教育事业统计能力

以统计专业干部梯队建设为重要举措,分类施策、梯度培育,锻造一支高素质的统计干部队伍,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1. 分类建好省级统计专家库

印发《关于遴选推荐四川省教育事业统计专家库人选的通知》,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业务考核等方式,区分基础教育(中职)、高等教育,建立涵盖综合管理、业务、信息技术和科学研究等类别,共计50人的省级专家队伍(其中基础教育和中职26人,高等教育24人)。建立省级专家工作档案,实行动态储备、动态管理。充分发挥统计专家在统计培训、数据采集、指标解释、质量核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此带动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守住数据质量底线。

2. 分类培养统计干部队伍

科学设置统计业务人员培养模式,指导各市(州)、高校,划拨专项工作经费,加大统计干部业务培训保障力度。全面落实统计工作“持证上岗”要求,把统计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采取“走出去”实地观摩、“请进来”专家授课,积极鼓励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统计人员参加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https://fudan.chaoxing.com/),2023年实现全部地市级全覆盖定制课程培训。线下分批次开展骨干班培养等多种方式推动培训全覆盖。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和高校结合统计工作开展情况,定制培训内容,实行个性化培训,切实提升统计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

▲ 2023年四川省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学员结业证书

2024年先后在教育部教育事业统计培训基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理大学举办教育事业统计培训班2期,邀请教育部、省级教育事业统计专家,围绕12项重点指标修订情况、数据质量监测评估、指标数据分析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培训统计人员400余人次,全力培养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工作实的高素质统计干部队伍。

▲ 2024年7月在教育部教育统计培训基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举办四川省教育事业统计基层骨干人员培训班

3. 分类选拔统计骨干后备力量

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统计骨干、培养统计骨干人员。在年中开展教育事业统计培训、年末开展教育事业统计审核时,有针对性地从上报报表发现疑似问题低于10%的市(州)、高校选拔一批从事统计工作2年以上统计人员,作为省级统计专家后备力量。通过倾斜培训指标、省级专家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加大选拔培养力度,不断充实省级统计干部队伍,推动形成梯次递进、结构合理、分类健全的统计骨干力量,激发统计干部队伍活力。


“实”字托底  以数据质量核查常态化提高教育事业统计质量

始终把统计数据真实准确作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作为统计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

1. 省级汇总“随机查”

定期组织召开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工作研讨会,规范数据采集流程、创新数据核查方式。省级汇总审核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期间,随机抽查3~5个市(州)、20所高校统计工作,横向分析抽查市(州)、高校近三年统计结果,形成“一校一报告”,梳理分析疑似问题,推动“重视统计、敬畏数据”成为常态。2023年随机抽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攀枝花学院等6所高校和成都市、遂宁市等5个市教育事业统计质量,集中核查2.22万所学校填报数据,发现并督促核实整改疑似问题149项,形成核查报告11份,切实提升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

▲ 常态化开展数据质量核查

2. 专项工作“集中查”

全面落实“管行业就要管统计,管统计就要管数据质量”的工作要求,聚焦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隐患问题,在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质量综合评价考核、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工作中,加强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基建、财务等相关业务处室的联动配合,集中核查适龄残疾儿童教育统计信息、城乡义务教育教职工统计数据、高校监测办学指标等重点数据,杜绝以“达标”“考核”为由随意改动统计数据,切实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 结合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开展教育事业统计质量集中核查

3. 数据核查“回头看”

制发《关于落实统计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  开展2023年统计工作调研的通知》等文件,抽调全省教育事业统计专家组建统计数据质量核查组,通过实地查看、资料查阅、个人询问等方式,开展统计核查,发现疑似问题核并实整改,杜绝问题反弹。指导市(州)、高校将疑似问题核实整改与加强统计工作管理有效结合,举一反三、自查自纠,以“点”上问题整改推动“面”上问题解决,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整改同类问题”,由“点”及“面”推动统计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效”字为要  以数据分析科学化服务四川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以提高统计服务质量为着力点,充分发挥统计数据服务决策、监测预警的职能作用。

1. 契合业务需求,加大数据发布力度,让数据发布成为常态

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方法,对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统计分析和监测,提供咨询意见和决策建议。严格按要求编制教育综合年报、统计年鉴,及时更新发布教育事业统计结果。2023年以来,从全省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维度,系统分析教育资源布局、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情况,发布统计信息快报、专项数据报表30余份,以常态化数据发布,为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提供完整的统计数据。

▲ 常态化发布统计数据

2. 紧扣工作重点,加大数据分析力度,让数据分析支撑决策

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用好统计数据资源,强化数据分析运用。先后编制形成《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人口高质量发展》《高校学科专业布局专业设置服务六大优势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多篇高质量分析报告,为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学科专业优化布局等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结合统计数据分析,2023年全省累计完成布局调整中小学(幼儿园)4892所、教学点4352个,推动2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办好1所达标的特教学校,35所高校与21个市(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建,有力应对心理健康问题“低龄化”趋势。高校新增急需紧缺和新兴交叉专业点282个,调整撤销专业点241个,45个专业开展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着力推动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匹配。

▲ 加大数据分析力度,编制形成多篇高质量分析报告

3. 聚焦部门协同,加大数据共享力度,让数据服务业务工作

树立数据统计与业务工作“一盘棋”思维,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建设统计监测、教育强省规划编制、项目立项初审、人口形势调研、青少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工作任务,主动靠前服务,强化数据信息共享。先后已整理形成全省公办高等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情况统计表、各学段人口变化情况分析表、随迁子女入学情况表等10余类数据分析报表,为相关单位提供数据服务近400次,以统计数据共享为部门工作开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统计服务与保障。

供稿:四川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