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构建三级矩阵,打造产教融合课程新形态丨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试验项目②

发布时间:2022-06-09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精神,以数字化转型驱动高等院校课程改革,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试验项目(共青科技职业学院)课程开发工作坊近日在线开讲,工作坊采用线上直播课、分组研讨的方式进行,来自该校的78位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训。


专家报告:解构和建构之间体验课程开发的价值


项目负责人、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秘书长张振笋主持开班式并作《向乐高学习》微报告,借用乐高的理念强调主体回归,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的自我建构,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课程开发过程,是探究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课点重构,课程重塑。希望各位学员向乐高学习,在做中学,怀揣好奇,在解构和建构之间体验课程开发的价值。


工作坊首席专家曹勇安教授作《应用型课程开发的原理、方法及评价》专题讲座。曹教授介绍了中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同时对中美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进程进行了对比,同时以“驾考”为例,形象地讲解了三级矩阵的开发流程,让参训学员耳目一新。


教学是学习体验的传递

项目讲师团成员(张洪岩、张苗、郭玲玲、刘春媛、宫玉斌)集中精讲了一级矩阵、二级矩阵、三级矩阵的生成、开课说明的撰写、课程通课程开发平台的使用等方面做详细讲解。工作坊采用讲练结合、精讲多练、集中精讲、贵在多练的教学形式,使参训教师明确了三级矩阵的基本设计思路,反思自己的课程及教学设计,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进一步理解课程通应用型高校课程开发平台的数字智能生态理念,了解三级矩阵在高等教育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课程图谱绘制的意义和价值,感受教育的根本,追本溯源。

温故三遍而知新

工作坊的教学方法是小步伐、高频率、快反馈,指导教师与参训教师从早7点到晚24点,每天17小时深度交流。参训教师角色改变、身份互调,但是不变的是学习的初心,他们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严谨治学,执着于高职课程建设。

公教部的刘素华老师今年69岁,教龄33年,刘老师反馈在多年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经历过无数次的培训和学习,但是这次的培训令他永生难忘。每天都要熬夜至凌晨才有能力完成各项作业。刘老师所完成的每一个作业都要反复修改10次以上,多次被选为优秀作业,参加了作业巡展,态度非常认真。刘老师表示:在未来的教学中,将按照开课说明组织教学,重构适用教材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重构课点,重建课程,让培训的课改理念和方法在共科开花结果。

这是学员的缩影,也是学员的风采,更是学员的担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好学是学生的福祉。

为使学员对应用型课程开发相关理念、原理、概念认识更加深刻,学员对预习作业需要做三遍。通过完成预习作业、细化作业、精化作业,逐层递进地提高认识。即使思维导图、一级矩阵、二级矩阵、三级矩阵、开课说明作业分别只需提交一次,但很多学员在听完专家讲座及与指导老师交流后,有了新思考、新认识便会主动对作业进行润色、优化。


学习产出,成果花开

经过紧张忙碌的学习,各小组进行说课验收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全体学员结合自身课程,运行三级矩阵将课程解构为门课、项目、课点。自上而下分解目标,自下而上达成目标。指导教师给予评价及建议,强调课程建设、设计、实施、评价,以及一、二、三级矩阵开发应用在实际课程教学中的落地实施,要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工作坊接近尾声,全体参训教师提交终结作业,项目组专家进行了作业批阅与反馈。从作业完成质量上看,参训教师基本掌握课程开发的原理与方法,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对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本次课程开发工作坊圆满结束。


延伸阅读:应用型课程开发工作坊

四真三化(FT)应用型课程开发工作坊(以下简称FT工作坊)由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研发。FT工作坊坚持成果导向、学员中心、持续改进原则,坚持跨学校、跨专业、跨层次,打开界限,团队学习;坚持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突出精讲,贵在多练,创设任务驱动、沉浸式、手把手学习场域,聚焦院校急难愁盼课程开发难题,实施做中学,学习产出,深受学员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