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精神,以数字化转型驱动职业本科院校课程改革,中心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试验项目(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课程开发工作坊日前于线上开讲,来自该校的192位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训,项目负责人、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秘书长张振笋主持开班式。
专家开讲:引导更多学校实现变革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处长刘志敏认为,要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应用型课程为载体开展全面的实验,把一线的需求,改革组织者的愿景和学校的发展这个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创新成果转化,使更多的学校,更多的老师,更多的学生能够受益,真正把实验项目变成示范项,把握历史的潮流方向,引导更多的学校进行变革、整合。
工作坊首席专家曹勇安教授作《应用型课程开发的原理、方法及评价》专题讲座。曹教授以中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等方面引入主题,从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和贵在得法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解了课程开发的原则、方法与评价。并结合实例,提出,FT(四真三化)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是课点,即知识点、技能点、态度点的个体或组合体。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教授讲解了职业教育法规政策发展轨迹和职教法修订历程,并对国家职业教育法最新政策进行解读。新职教法体现了五大亮点:1.职普同等重要,是同等待遇、同等保障,不是一般倡导;2.统筹推进职普协调发展,不是取消职普分流;3.畅通发展通道是升学与就业的有机统一,职教促进就业的宗旨未改;4.校企合作要有契约协议,依法依规办事,不是合而不作,少作浅作;5.建立统一招生平台是促信息公开、对称、共享,是规范职业教育招生秩序。本次职教法的重新修订,体现了职业教育最新的发展理念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法》制度体系。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教授认为,工作过程系统化既是理念也是价值观,还是方法论,并对“FT四真三化”的内涵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解读。
项目讲师团成员宫玉斌老师介绍了课程通软件(应用型高校课程开发平台)的基本架构以及操作流程,使学员了解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课程通平台。
教学是学习体验的传递
项目讲师团成员(张洪岩、张苗、郭玲玲、刘春媛)集中精讲了一级矩阵、二级矩阵、三级矩阵的生成过程,编制开课说明的意义、依据、方法,学习通的使用等内容;基于精讲,分组实操,做中学,学中做,手把手,育巧手,深度研讨,经验分享,成果展示,学员充分体验了工作坊精讲多练、即时反馈的学习特点。
学习成果看得见
学员作业展示,专家点评,学习成果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了深度交流。项目负责人、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秘书长张振笋以《课程开发的建模思维与图谱矩阵》为题作总结微报告,从目标导向逻辑、价值取向逻辑,课点重构逻辑等方面解读工作坊设计原理,认为教师加强课程理解,旨在超越被动应付的重复性的教学劳作,导向专业觉醒的专业发展。
为了使应用型课程开发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有意思,本期工作坊遵循“以团队形式展开学习”组织形式,“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突出精讲、贵在多练”教学形式,“小步伐、高频率、快反馈”教学方法,通过学员预习、专家精讲、实操演练、个体辅导及成果展示的方式进行。
为使学员对应用型课程开发相关理念、原理、概念认识更加深刻,学员对预习作业需要做三遍。通过完成预习作业、细化作业、精化作业,逐层递进地提高认识。即使思维导图、一级矩阵、二级矩阵、三级矩阵、开课说明作业分别只需提交一次,但很多学员在听完专家讲座及与指导老师交流后,有了新思考、新认识便会主动对作业进行润色、优化。
成果输出,实化落地
为输出课程成果,检测学员学习效果,5月19日下午举办课程开发工作坊结业式。
经各组推荐,机电工程学院戴文娟老师和海事学院魏爱民老师分别进行了课程建设汇报。在汇报过程中,两位结合自身课程,运行三级矩阵将课程解构为门课、项目、课点。自上而下分解目标,自下而上达成目标。两位老师表示,在本次学习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对怎样进行课程建设、设计、实施、评价,以及一、二、三级矩阵开发应用到实际课程教学中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也有了自己理解。
汇报间隙,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与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曹勇安、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关志伟、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王文槿四位专家针对教师说课,即兴评课,多维视角,直击本质,精彩纷呈。全体参训教师认真投入,积极与专家交流互动。整个培训过程气氛热烈,培训结束时,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最后,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课改沙龙产教融合课改试验项目”课程开发工作坊举行结业式,并公布优秀学员名单。
延伸阅读:应用型课程开发工作坊
四真三化(FT)应用型课程开发工作坊(以下简称FT工作坊)由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研发。FT工作坊坚持成果导向、学员中心、持续改进原则,坚持跨学校、跨专业、跨层次,打开界限,团队学习;坚持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突出精讲,贵在多练,创设任务驱动、沉浸式、手把手学习场域,聚焦院校急难愁盼课程开发难题,实施做中学,学习产出,深受学员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