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智慧学习工场: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平台化探索丨系列文章②

发布时间:2022-05-24                               来源:教育部学校建设规划发展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培育创新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综合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对于实施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背景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举。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坐标。建设繁荣之城,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象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不断发挥产教融合智囊团、实验室、创新平台作用,深耕产教融合城市建设,聚焦发挥产教融合作为发展第一要务、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核心交汇点优势,系统开展柳州、三门峡、鄂尔多斯等城市产教融合的研究、设计与实验,以产教融合助力新时代繁荣之城建设。  

近期,“教育之弦”刊发“繁荣之城”课题阶段性成果——“新业态 新机制 多维视角下的产教融合”系列文章,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聚焦制度安排、国际比较、区域发展、框架设计、平台载体等维度,纵览产业变革与教育变革的互动关系,构想未来产教高质量发展的协同策略。


智慧学习工场: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平台化探索

在职业教育办学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的角色不断更新,由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逐渐上升为带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4号)(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为推动校企合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通知》还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可见,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全要素互补、平台化依托的常规工作和必备途径。文旅融合背景下,文旅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一般属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研究以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为研究对象,以智慧学习工场为创新设计,对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平台化发展进行系统分析,以推动文旅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服务文旅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校企合作平台化的内涵与实践

一般而言,平台化是一种机制链接,利用某种媒介,连接不同个体、组织,贯通各种平台、团体,以形成“点-线-面-体”的平台构架模式。平台化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虚拟的,根据不同行业的现实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平台化实践。平台化构建可以是单主体平台化设计(内部要素的协同构建),也可以是多主体平台化参与,但不是简单的要素组合,而是要素的集成提升,所以建设模式和运营机制是平台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校企合作平台化是对传统校企碎片化、补充性合作方式的革新,一方面强调参与主体的多样化与稳定性,另一方面要求参与过程的立体性与持续性。校企合作平台化建设,不同于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相对于后者,前者是把校企合作视作办学过程的系统工程,以校企合作平台化建设构建连通各个办学要素的网络化结构。在这一网络化结构中,每个要素均是节点,通过个要素之间的动能传递与功能转化,实现各要素的利益获取,达到提高办学质量、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目的。

随着学者话语对校企合作的重视,校企合作作为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被提高到国家层面。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关于校企合作的实践研究已经具有丰富的研究基础。兰小云(2013)认为,在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实践中,学校的政策是推动校企合作,取得企业合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1]这正如阿克塞尔罗德(2011)关于组织建设的策略研究中所提到的,简单平直的一报还一报的策略是最优的,衡量策略好坏的标准是永不背叛。[2]校企合作作为联盟合作活动的一种,信任可以降低联盟运转中的交易成本,并诱发合作的行为。[3]兰小云(2013)认为校企合作应该设置校企合作信息情报机构,依托主管部门的行政优势设立相关制度,搭建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交流平台,还需要注重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当前,校企合作最具代表性的依然是德国双元制模式,但其主要涉及相关企业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之间的合作,以共同承担职业教育的职责。[4]在国家行政重视,实践落实展开的过程中,有专家提到要创建考评标准,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规范有序。通过以IS0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等作为人才培养工作技能达成的重要标准,以教师下厂下店提供的技术服务为重要指标参与职称评定等方式扎实推进校企合作工作,提高育人水平和办学质量。[5]还有学者从微观视角提出推动校企合作的具体方式,通过校企股份合作模式、实验室进驻企业模式、生产车间进驻院校模式、院校国有民营模式、校企资源整合模式等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6]

虽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上升为国家高度,并通过政策文本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实践发挥作用,但是在职业院校具体实践中依然存在碎片化运作的现象,校企合作没有成为统领学校人才培养与办学质量提升的总抓手,没有实现学校办学质量与企业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平台化建设的特殊性

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常规教育与特色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文旅人才培养需要着眼文旅行业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要以文旅校企合作推动文旅常规化教育实践,夯实基本的文旅职业素养,培养扎实的文旅职业技能,满足“1+X”证书制度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这是文旅类毕业生可以满足文旅产业发展需求的最基本门槛。同时,文旅行业更新迭代迅速,产业发展动态变化万千,对文旅人才培养而言,无论是从文旅职业需求还是社会环境需求,都有必要通过培养自身特色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本能。文旅院校根植于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在文化传承、传统技艺获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理应成为丰富文旅人才培养内容,推动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依托,支撑文旅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如何处理好文旅类学生获取常规教育与接受传统文化技能培养之间的关系,是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的重要问题。

文旅人才培养与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之间的关系问题。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李克强指出,要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根植于社会文化土壤之中,文旅人才培养不可能脱离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独立存在。同时,高职院校培养服务经济社会一线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一方面,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文旅类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民族技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变,文旅类专业人才毕业后,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传统文化技艺,传播传统文化要素,更大范围的扩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范围,提高优秀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行业需求的对接度。所以,如何在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提高对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播度,是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与平台化提升之间的关系问题。当前,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使得文旅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凸显,既不能满足文旅类毕业生发展多样化的需求,也不能满足推动传统文化技艺传承的目标需求。究其原因,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能有效提升为特色传统文化技艺资源整合平台是重要原因。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既需要培养满足文旅行业企业一线需求的专门人才,也需要发挥平台化优势培养能够引领地方文旅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从系统发展角度,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更应该通过平台化机制构建,进行地区传统文化技艺资源整合,发挥学校科研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创新发展文旅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如何从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常态化实践向平台化提升,是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课题。


智慧学习工场:对文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平台化建设特殊性的有效回应

祝智庭(2012)认为,智慧学习环境是能识别学习者特性与学习情境,灵活生成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和帮助学习者正确决策,有效促进指挥能力发展和智慧行动的新型学习环境。[7]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在进行产教融合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过程中提出智慧学习工场的概念,相对于“智慧学习环境”“智慧学习平台”“智慧学习系统”,智慧学习工场的系统性更强,资源聚合度更高,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改革发展影响更加深远。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对智慧学习工场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一核三轴”的核心结构:资源共享核、从创新源头到产业化的创新轴、各层次各类型人才有机衔接的教育轴,以及知识、信息、数据通畅的数据轴。文旅智慧学习工场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开放连接的空间结构,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教育融合方式,通过大数据智能运行机制,达到自我演化的创新生态。文旅智慧学习工场具有开放众筹、多元合作、协同创新、广泛连接、互联共享等诸多重要属性,是未来文旅职业院校的创新生态和基本单元。

在基础架构和场景设计方面,文旅领域资源众多、差异化明显,但在教育维度,文旅智慧学习工场具备具备一般智慧学习单元的基本属性,需要构建集成化共享协同的基础框架和场景,可以但不仅限于设置在学校内部。文旅智慧学习工场需要现实与虚拟的结合,以虚拟场景为主,并体现文旅资源要素的动态变化,从文旅产品形成过程的角度,培养学生对文旅职业的感知度,并为文旅行业企业提供创新实验场景。

在供应链设计方面,在国家政策导向与产业发展需求的作用下,职业教育逐渐的多元开放。文旅产业发展汇集更多的文旅资源和创新思维,需要文旅智慧学习工场体现多元主体、开放众筹的网络化特征。以文旅学习者、文旅办学者、文旅行企为核心形成多元主体供应链框架,相互之间资源共享、权责明晰。多主体根据自身利益需求和文旅智慧学习工场公共价值需求进行资源的开放众筹。构建以人才培养、行企创新发展为主轴的平行供应链,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和行企创新发展需求。

在平台设计与技术渗透方面,文旅智慧学习工场不同于一般的文旅技能实训平台,不以对某一项文旅技能的培训为目的,是处于一般文旅实训基地之上的高纬设计与系统呈现。同时,文旅智慧学习工场要体现更高的感知度和智能化,更便于文旅学习者、行企参与者、教育引导者的实践运用。这需要提高文旅智慧学习工场的纵深度,形成从文旅前沿引领、政校企高维引导、技术全流程参与运用的金字塔实践结构。

在灵巧教育方式达成方面,文旅产业的时效性与创新性需要文旅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灵活性,也需要文旅行企发展实践的灵动性。文旅智慧学习工场构建致力于达成文旅校企学习者能力本位和自主学习的灵巧教育方式。文旅智慧学习工场辐射包括全日制文旅职业院校在校学生、文旅行企工作人员、文旅科研创新人员等在内的文旅相关工作者。一方面体现学习环境的灵巧性,不限于固定场域和固定时间的学习,另一方面体现学习内容的灵巧性,依据自身发展需求进行灵活选择。

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方面,文旅智慧学习工场体现对文旅行业发展、文旅院校办学的引领性,这也要求其进行创新生态的持续更新,以达到自我更新、自我演化的系统蜕变能力。这需要文旅智慧学习工场参与主体的高度敏感性和前瞻性,超前预期文旅学习者的能力培养需求和文旅行企发展的创新方向,预设学习者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行业发展的试验和创新要素,通过框架和场景变更、平台和供应链调整,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本文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研究课题“繁荣之城”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史玉丁,博士,山东女子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型教育,乡村旅游与农村社区发展。郭小莉,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财经与旅游商贸系书记,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职业教育与文旅创新。

参考文献:

[1] 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2] [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复杂性:基于参与者竞争与合作的模型[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9

[3] [美]罗伯特·E·斯伯克曼,林恩·A·伊莎贝拉,托马斯·C·麦卡沃伊著;仇海清,王晓东译.联盟能力:优化合伙关系的价值[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3:30.

[4] 黄日强,张发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征及优点[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36

[5] 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03):58-63.

[6] 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4):62-66.

[7] 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