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驱动下,未来校园应如何建设,会呈现出怎样的形态?本文“描绘”了这样一幅鲜活图景。
不断演化中的校园
校园的英文“campus”源于拉丁语的“campo”, 意为一个连绵不断的绿色场地,直译指的是由学校使用的地面,最早被用以专指学院或大学的校园,是在十八世纪后期从描述普林斯顿大学校园环境的文字中而来。
狭义的校园,指介于建筑物之间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外部空间。而广义的校园则既包括学校所有的物质环境(校舍、场地、植被、附属设施等),也包括其所特有的非物质环境(校园文脉、空间氛围、场所精神等)。
“校园”概念的外延在不断延展。从相关研究看,未来校园空间的物理表现可能出现如下变化:
未来校园的组织是高效的
未来校园的空间集聚是分别从水平和垂直两个层面,提高校园空间的集聚度,优化校园空间布局;
功能复合是通过校园不同功能的复合化,提高校园空间使用效率,促进师生交流。
建筑形态更为灵活
未来校园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在校园中交流互动,在开放的环境中自由学习,体现在校园空间上就是校园形态流动化和校园布局灵活化。
在未来更为开放的校园中,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将形成更为积极的互动关系,建筑室内外交接的空间除了单一的围护结构界面外,一方面可以通过构建实际功能空间(如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与室外环境之间的过渡性空间,隔绝室外不利环境要素(如风、温度、噪声等)对主要功能空间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建筑品质的目的;同时建筑边缘还将在形成群体聚集模式、促进社会交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校园是绿色的
资源节约——包括建筑节能、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市政基础设施优化、交通能耗优化等在内的校园用能节约,建筑节水、海绵校园建设、非传统水源综合利用在内的校园水资源利用优化等。
环境友好——包括校园生态保护、创造健康宜人室内外环境、社区开放与融合、有机食物、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内容。未来校园及其建筑,将与外部更大范围的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边界最终走向消解
未来学校不再是知识的“堡垒”,而更像是知识沟通的场所、文化交流的中心、社会生活的“实验室”,因而未来的校园将对城市、社区展现更大的开放度,校园成为多功能的教育场所,是社区的核心角色,礼堂/剧场、艺术中心、音乐实验室、美术教室,成为校园生命活力的要素。
未来学校的边界将最终走向消解。学校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和场所,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界限变得模糊,学校和社区会有更紧密的结合。互联网将彻底打破学校封闭的办学体系…学生的学习场所不再固定,随着课程的不同,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社区、科技馆和企业,甚至可以去不同城市游学…最终学校将突破校园的界限,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校园“外部”与“内部”的物理界限将不可避免地被弱化乃至消解。
在内部,走班制的兴起,将极大改变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教室空间封闭性,更强调互动——老师与学生的相互配合——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室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化。
格局更为复合
由于开放性校园理念的实施,带来包括校园边界与出入口的设置、校园功能格局、教学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等层面的转变:
未来学校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包括:创新、批判、沟通、合作。因此,校园空间设计应满足、非正式学习空间、绿色教育空间等复合未来学校发展需求。
未来校园凸显“复合性”,包括校际复合——小学与幼儿园、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同等教育学校的合办(由此实现体育运动场馆、剧场、操场等基础设施的共享),也包括学校内部的功能空间的复合化。如餐厅、剧场、操场、图书馆、活动室、屋顶平台等复合形成校园咖啡厅、多媒体学习中心、立体球场等新功能空间。
未来校园是智慧的
未来校园将是一个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更智慧的校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板块:
智慧学习(教学)——未来校园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人机一体化组织的特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为教学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甚至智能的工具,使教学更有成效。
智慧物管(资源管理、交通组织)——未来校园将“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感知、商业智能、知识管理、社交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改变师生与校园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
(本文选自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未来学校实验研究条目成果,作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黄献明、李涛,原文有删节)
2017年10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启动“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迄今为止,共组织开展了2个批次未来学校实验研究课题申报工作。截至2018年12月10日,共收到109项课题研究成果和405个指南条目研究成果。
(通讯员 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