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确定了19所高校为“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2020)”项目第一批试点与培育院校,其中,试点院校14所,培育院校5所。
如何建设?
项目发起与平台建设方汉唐教育集团应根据中心“大平台+”战略要求,发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教育平台优势,建立开放共享的合作机制,丰富供应链资源,开发教师、课程标准,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搭建新金融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开放集成平台。
各试点学校(包括培育学校)作为平台建设主体,应深化机制创新,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创新要素,积极参与统一教育场景构建,开放课程供应链建设,利用平台资源服务地方金融行业与产业发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项目落地。中心将根据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组织专家组对试点学校建设成效进行监测,符合建设方案、达到项目要求的试点学校将被确认为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2020)项目学校。
搭建集成开放平台 创新金融人才培养
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2020)项目是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设计,联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汉唐教育集团共同建设实施,基于金融学科专业集成和全要素场景建构的集成性教育平台。
项目从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内涵共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业与教育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以院校为依托,打造金融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集成性平台,汇聚行业领先企业和科研资源,驱动高校与企业、行业、社区、城市的共生发展,实现区域产教融合创新生态建构。
项目将发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知识创新优势,开发10门金融及金融科技前沿新课程;在试点院校建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实践基地”,打造应用成果转化高地;通过研讨交流、开展合作研究项目、互派研究人员和聘用外籍研究人员等方式,支持试点院校为地区科研组织、金融企业和工商企业提供应用性研究和咨询服务。将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建设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和金融综合研判、战略谋划和风险管理咨询,推动区域金融学术交流和政策对话的地方智库和产业发展驱动引擎。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搭建金融学习的统一场景——虚拟金融市场。在导入金融政策、监管规则、金融机构交易数据的基础上,学习者作为虚拟市场主体在其中进行各类金融活动,形成虚拟金融社区,最终发展成为以先进技术为场景支撑、真实规则为秩序的金融全要素场景,高素质新金融人才培养、金融市场科学研究、区域经济政策模拟的多功能综合性平台。
(通讯员 王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