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校应用型课程研究与推广 > 高校应用型课程研究与推广
【专家观点】第七期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专家观点分享(三)

发布时间:2018-02-11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1月18-21日,第七期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在北京举行。此次大课堂通过专家报告、院校实践经验分享、师说课改、说课竞赛、闪电演讲等形式,聚焦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课程改革,关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共同探讨课程改革的新方向。来自全国各地90余所院校的440多名校长、教务处长、骨干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邀请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长孟庆国、重庆市教委原副主任牟延林、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邢晖、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主任刘亚荣、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长曹勇安等专家围绕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理念与发展路径、应用型院校课程管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课程体系建设策略等问题作深度报告,精彩纷呈,专家重要观点作简要分享:

7.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

随着转型工作的深入,应用型2.0版本与应用型1.0版本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有所区别。

从办学定位看,应用型转型2.0版本强调转型不仅仅从地方需求角度出发,被动地进行服务,而是从打造办学特色、做大做强特色高校的角度主动出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依托地方百亿级、千亿级以上支柱产业,通过搭建平台打造办学特色,二是在没有地方大产业支撑的情况下,通过学校内部挖潜来打造特色。从人才培养方面看,应用型转型2.0版本强调人才培养应深入到课程。高校转型要向纵深迈进,重要抓手就是课程建设。从科学研究看,应用型转型2.0版本重视平台建设,通过平台提高院校对行业、产业服务的水平,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比如学校与企业、行业共建合作研究平台,共同完成研究项目,既是产学研合作的最好形式,也是师资培养和人才培养的最好途径,应更加关注平台/项目对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8.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主任刘亚荣

课程体系有三种价值取向,即学科中心、社会中心、学生中心。学科中心认为学生发展应该建立在学习人类有价值的知识基础上,这些知识被认为是超越了社会变化发展的客观真实存在。社会中心认为社会需要规定了学生发展的目标,直接将实践领域中的典型任务或典型活动移植为课程。学生中心将学生看作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通常都以学生当前的需求和兴趣作为核心,强调以学生喜欢的活动为中心帮助学生自我成长。基于此,课程体系建设应综合考虑学科导向、社会需求导向、学生导向等三个维度,从课程目标、教育内容、内容跨度与变化、内容组织及结构、课程评价、课程设计、课程与教学实施、学习时长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课程体系策略选择的基本依据在于充分考虑三个课程价值取向的关系。首先,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是课程建设目标确立的基本来源,过去课程目标主要描述为掌握的知识,现在转变为能力描述;其次,绝大多数能力尤其是涉及思维品质的复杂能力,都需要以学科知识为载体;第三,学生发展程度既是教育目的,更是具体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学生发展是基于学校教育活动和学生自身投入共同生成的,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学活动质量。因此,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体现和融入三个价值取向。

在当代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当代学校课程内容的结构,要综合体现学科、社会和学生发展三个价值选择:第一,要保证一定的学科知识的基础性,表现为门类课程,或跨学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不是知识的记忆;第二,能够让学生通过项目学习了解学科知识在职业领域、真实世界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表现,理解真实世界,培养其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为跨学科的STEM、STEAM学习项目、岗位实习、问题解决、CAPSTONE实践、课程实践项目等;第三,要考虑学生处于发展关键期,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理解社会,而不仅仅是为职业能力做准备,表现为社团活动、通识研讨课等。

9.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长曹勇安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专业是主线,产业是主体,创业是主导,应用型高校应“三业”融合,建构跨界课堂。

课程设计要强调“真实环境”,共建跨界课堂,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要强调“真学”,理论联系实践,将教学任务工作化;要强调“真做”,实践联系理论,将工作任务课程化。课程评价要强调“掌握真本领”,真本领是可视化、可量化的,也就是举证具有统计性。

课程体系与课程单元均有评价标准和观测点。其中,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标准集中在四个方面,即专业定位应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度进行评价,重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实现培养目标思路清晰;课程设计应从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的结合度进行评价,重在能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依据“行动体系”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课程实施应从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的对接度进行评价,重在人才培养体现应用型教育“跨界性”特点、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处理、实现“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课程评价应从培养质量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进行考量,重在培养质量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及培养效果具有统计性、“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可视化可量化。课程单元(一门课程)评价标准也集中在四个方面,即课程定位应从服务专业培养目标的契合度进行评价,重在课程定位体现出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课程教学目标符合培养学生发展能力的要求;课程设计应从“双基双技”与实践的融合度进行评价,重在根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流程、依据能力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基于体认导向激发学习兴趣;课程实施应从“教、学、做”合一的紧密度进行评价,重在依据“学情”改革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手段、以“任务”为载体以及教学过程体现理实融合、综合性运用传统课堂、翻转课堂、跨界课堂;课程评价应从应用能力在实践中的表现度进行考量,重在多元性的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课程实施效果具有统计意义。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解构学科教学体系,重构行动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