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校应用型课程研究与推广 > 高校应用型课程研究与推广
【专家观点】第七期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专家观点分享(一)

发布时间:2018-02-08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1月18-21日,第七期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在北京举行。此次大课堂通过专家报告、院校实践经验分享、师说课改、说课竞赛、闪电演讲等形式,聚焦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课程改革,关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共同探讨课程改革的新方向。来自全国各地90余所院校的440多名校长、教务处长、骨干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邀请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长孟庆国、重庆市教委原副主任牟延林、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邢晖、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主任刘亚荣、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长曹勇安等专家围绕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理念与发展路径、应用型院校课程管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课程体系建设策略等问题作深度报告,精彩纷呈,专家重要观点作简要分享:

1.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

围绕《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度解读。在当前新技术发展形势下,教育形态正在发生重要变革,课程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学校将围绕驱动学习者自主学习来建构,课程改革将以丰富学习方式为出发点进行推动。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学习者的能力具有空间结构,分为感知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也具有时间结构,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层叠、衔接与构建的过程,课程改革将在时空结构中进行重新建构。课程改革意味着课程供应链的改革,未来教育中课程的来源将日益多元化,学校、企业、社会第三方服务机构都可能成为课程提供者,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复合化对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供应链改革势在必行。

2.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长孟庆国

我国高等教育在入学率普及率、人才培养机制、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有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差距,高校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有差距等等。

应用技术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而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就是发展成为应用技术类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是以应用为导向,办学直接面向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与企业界、职业界建立紧密联系,强调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开发创新能力。应用技术大学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培养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按工程领域或技术来设置专业,二是突出服务实体经济,三是具有鲜明的地方和行业特色,四是具备灵活的专业调整机制。

应用技术大学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主要是依据科技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并结合相应的岗位、工作任务来确定,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课程在保证本科教育水平的同时,突出技术应用和工程技术教育;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行实践导向的项目教学。一是课程结构上体现“宽、实、多”结合,二是课程内容体现区域产业特色和行业企业需求,三是课程类型上实践环节比例大,四是课程组合上采用模块化,灵活多样。

3.重庆市教委原副主任牟延林

产教融合2.0意味着从选择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转向以产教融合为主体的办学型态。在产教融合2.0时代,应将应用型高校的育人目标具体化,学习者的发展目标是培养未来人生的胜任力,包括未来生命质量的管理能力、未来生活质量的调控能力、未来职场质量的驾驭能力。学习者实现发展目标的“阶梯”结构表现为以兴趣为出发点、以培育为半径、以能力为中心、以成长为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型态转变成学习者成长培育规划,相应的课程逻辑也发生改变:课程理念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进步;课程目标凸显人文底色、创意思维、审美意识、数字素养、角色感悟、成长质量;课程材料日益丰富,包括教材、实验(实训)项目、创意写作、知识产权、生命体验、美的评价等;课程型态多元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国内境外、师生角色互换、高中低年级学生“换位”等均称为课程形态要素;课程时态也灵活多样,标准课时、大课小课微课、长课短课、日课夜课假日课、集中课分散课等灵活运用;课程节奏分为稳定型、动态型、时事型、产业行业企业适应型、前瞻布局型、滞后淘汰型等;课程体例多元并存,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产业行业企业课程、社会课程、家庭(家族)课程、复合课程等合理采用;课程资源更加丰富,人(自有教师 、企业行业产业教师、校友教师)、财(资源)、物(物理状态)、微论文、小项目、地域采风等均能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支撑。

在课程实施方面,能力型课程设计包括四个步骤:一是根据学校所属定位类别确定课程体系;二是明确能力培养要求;三是确定培养能力的具体课程;四是采用科学的能力评价措施。以应用型高校的新型课程设计为例,课程应注重与企业对接,包括课程设置对接企业需求、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职业素养对接企业文化。课程体系构建应扎根产业行业,服务国家和地方需求,紧扣社会发展之需,构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