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持续构建高质量梯度培训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统计基石丨回望2024③

发布时间:2025-01-21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教育统计是我国覆盖面最广、战线最长的部门统计,教育统计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和兼职相结合,达到上百万人规模。教育统计队伍建设是统计工作的重要基础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教育统计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4号)多项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均对统计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中心聚焦新入职统计人员、基层统计业务骨干和区县分管教育统计负责同志(教育统计专项经费支持)开展业务培训;有效结合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持续更新优化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库,搭建基层统计业务交流互学互助平台,不断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

教育统计培训重点工作回顾

教育事业统计基层分管负责同志专项培训圆满结业

在发展规划司统计处指导下,2024年5月,由中心承办、厦门大学承接的教育事业统计基层主管领导专项培训在厦门召开。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负责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处级干部,以及各地选派的教育统计工作基础好、数据质量高,在教育统计现代化改革中有创新有经验的部分地市、区县分管教育统计工作的负责同志,共160人参加了培训。本次专项培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与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统计服务能力提高、教育管理者领导力提升、经济金融形势与新质生产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等主题安排专题报告,学习内容涵盖理论前沿、政策解读、数据分析、国际比较、经验交流等。在学习方式上,同步为参训学员定制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学习计划,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培训实效。

统筹组织国家级培训基地开展线下培训

2024年教育事业统计培训基地共举办培训9期,覆盖7个省,培训学员1539人。培训获得各参训省教育厅的重视、支持和配合,积极与各基地对接培训需求、课程设计,选派省厅干部带队并全程参训,参训学员学习态度端正、出勤率高、课堂纪律优、学习热情高,各期培训受到学员高度肯定。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培训基地:2011年成立以来,开展培训39期,培训学员6683人次。

西安财经大学培训基地:2012年成立以来,开展培训39期,培训学员5496人次。

大理大学培训基地:2014年成立以来,开展培训30期,培训学员4811人次。

规建中心培训基地:2017年成立以来,开展培训11期,培训学员1721人次。

重构在线培训课程体系,聚焦统计核心业务能力,切实保障源头数据质量

2024年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聚焦教育统计现代化改革,重构“业务基础、提升拓展、管理赋能”3大类和12个模块共63门课138.5学时新课程体系。通过全新改版首页、开放全部课程试听、新增统计业务能力自测模块服务、首次与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建立专家通道,及时为学员答疑解惑等渠道,全面优化线上教学环境,提升学员体验。

“十四五”第四期在线培训于2024年8月18日启动报名,截至目前,本期报名学员已超1.6万人次。辽宁、上海、广西、安徽、浙江、福建、兵团等多地采用政府采购的形式统一为学员购买了学习账号,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统计培训工作成效

系统架构,精准施训,多渠道并进确保统计队伍阶梯式成长

“十三五”以来,“线下+线上”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培训体系不断完善。财政经费支持的专项培训主要面向基层教育统计主管领导、高校统计负责人等重点群体,强化法律法规、政策理论和统计业务素养培训;六个国家级培训基地面向各省统一组织的业务骨干提供线下定制培训,紧密结合基层统计工作实际需求,开展目标明确的培训,综合提升统计骨干业务能力;在线培训面向基层新入职及轮岗的统计人员,提供全面、全时、全员的专业化培训。每年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统计工作实际,开发和更新课程及相关学习资源,专业权威精品培训课程,分层分类分级精准培训,切实满足基层百万教育统计战线人员的岗前专业化学习需求。每年在财政专项经费支持下,定期开展面向统计专家的业务研讨,通过年度统计汇总工作、数据质量核查、培训课程开发和基地授课等,多渠道发掘优秀的统计骨干,重点培养,梯度建设,保证专家队伍可持续发展,有力支撑统计各项重点任务的顺利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精准施训,为统计队伍梯度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重点,培养“领头雁”,提升各级依法依规统计意识

从2018年起,教育部用教育统计专项经费支持面向重点对象的培训。2018—2024年,专项分别面向基层教育统计主管领导、基层统计业务骨干、部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统计业务骨干、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分管统计工作的校(院)领导共开展11期培训,线上线下累计培训近8千人。通过多年针对性的专项培训,不仅培养了一批懂理论、懂政策、懂统计、会应用的统计队伍“领头雁”,更深化了各级领导对依法依规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各级教育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聚焦骨干,以点带面,助力各地发挥中坚力量标杆引领效应

充分发挥教育部六个国家级培训基地“精品基地、精品课程、精品师资”优势,面向各地统一组织的业务骨干提供线下定制培训。2011年至2024年,六个培训基地共举办培训195期(含14期专项培训班),共培训学员2.76万人。业务骨干不仅是统计工作的中坚力量,更是推动教育事业统计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通过骨干队伍能力不断提升,以点带面,为各地提升整个区域教育统计队伍业务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一线,量大面广,切实保障源头数据质量

教育部2016年起建设线上培训平台,以培训课程建设为载体,融汇教育统计工作改革最新要求,汇聚战线百位专家智慧,每年及时开发新课程,完善五大资源库,为学员提供准确、权威、丰富、多样化的优质教学资源。在线培训凭借其全面覆盖、灵活便捷的特点,有效解决了传统线下培训模式难以触及的广大基层统计人员专业培训问题。平台建成以来,已培训学员超16万人次,为切实提升教育统计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加快建成一支法律意识高、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更好地适应管理需要,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的教育统计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典型案例,激发活力,促进各地先进经验交流分享

为宣传各地统计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探索统计队伍建设途径,2023年选取各地各校统计工作典型案例9篇,2024年选取11篇省、市、校统计工作典型案例,通过中心“教育之弦”以及“复旦管院在线教育发展与管理”微信公众号宣传,不仅强化了地方统计能力,还促进了跨区域统计方法与经验的共享,有效提升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开展专项培训期间,邀请5名学员分享地区教育统计工作案例,既有开展统计业务的方式方法,也有统计管理的全流程思考;既有来自省厅统计负责人分享管理方法,也有来自地市区县局长分享区域内业务工作具体流程,内容丰富接地气,分享内容受到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切实起到触类旁通、学有所鉴的作用。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围绕“培训目标精准化、课程内容体系化、授课专家多元化、教学形式多样化、培训组织新颖化,统筹服务能力高效化”持续发力,进一步加强培训制度建设,提升培训服务水平,构建高质量线上线下教育统计培训体系,不断提升教育统计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