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以“时代定位: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之分论坛一圆满举办。论坛由黄淮学院副院长兰军瑞主持,邀请产、学、研各界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两个议题和一场对话会展开,共同探寻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议题一:创新培养模式,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
湖南信息学院院长、民建中央科教委员会副主任、俄罗斯外籍院士张福利以《AI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变”与“不变”》为题作报告,深度剖析了在AI迅速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变革的发展趋势。他表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双路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未来人才走的远、走的好的问题。
平顶山学院院长郭秋平在《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创新策源地》的报告中表示,平顶山学院紧紧围绕着“在地方为地方”的目标,学院转型发展的特色和做法,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引导地方,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成效。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苗宁礼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办高适应的职业教育》的报告中从国家大战略、产业发展大方向、学生事业发展大趋势出发,指出基础研究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都是国家长期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人才与研究人才都是科技创新能力即国家长期实力的重要支撑,技术人才需具备工程思维能力以利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从服务产业能力,还是从学生未来发展而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都要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议题二:建设平台载体,夯实服务区域产业创新基础
宝武海外矿产开发项目培训组负责人刘兆义在《产教同行人才培养需求和模式探索》报告中从产业布局与教育培训布局同步,培训体系建设与国际化推进同步等多方面入手,介绍了宝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特别是雄鹰计划、雏鹰计划、飞鹰计划、运营计划等4大项目设计,有效的满足了产教同行项目需求。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许开宇在《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中提出,要强化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培养掌握复杂技术和集成技术的工程技术人才,建立政、校、行、企联动机制,建设跨校跨企跨学科的教师团队,探索工学交替、“学生进项目进平台”的培养模式。
枣庄学院副院长安涛在《班墨文化引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报告中介绍了班墨文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班墨文化已经成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来源。要深入挖掘班墨文化的历史价值,构建匠心文化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融通机制,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
山东建筑大学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济南科明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清奎在《药品产业链课程数字资源建设》报告中介绍了药品产业链课程数字资源建设。学校通过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平台,实现了教学内容由2D到3D、静态到动态的转换,学生实现了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转换。
在对话会环节,围绕“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姚勇、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段峻、江苏理工学院科技处处长王田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王新中、上海明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德川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主线,通过理论研讨和案例分享,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碰撞火花、凝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