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引领未来、守正创新:科技革命重塑工程教育新结构 丨IFIE2022·分论坛三

发布时间:2023-01-13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工程教育规模,培养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是推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必然选择,对于建设教育强国、服务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九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分论坛三围绕“数智赋能、融合创新:数字化转型激发教育变革新动能”主题,共研科技技术的革新与工程教育发展的未来之路。各位专家代表分享了面向工程科技创新的跨学科平台建设以及工程实践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主题报告:面向工程科技创新的跨学科平台建设

使命驱动 守正创新——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   郑庆华

报告以科学范式从经验归纳到模型推理,从仿真模拟到大数据驱动转变为背景,详细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理工、工工、工文、医工融合科教平台搭建,双导师团队打造等方面开展的实践探索,为引领校企联合育人教学改革新方向提供了全新的实践思路和方向。

面向未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构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高地

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温和瑞

报告围绕学校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分享了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变革路径与探索等方面的探索经验,提出了“坚持两个面向、三个结合、四条路径”,从技术需求、学生需求、产业需求三个维度出发,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打破校企隔阂瓶颈,构建互利共赢校企协同育人新范式。

坚持需求导向 产教协同 构建地方高校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长江学者 马宏伟

报告全面介绍了学校在构建“三全育人”新局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深化通识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探索。

抢抓中国式现代化新机遇,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新发展

成都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严余松

报告介绍了学校“坚持大学围绕产业办,人才按照地方需求育”的要求,建立政产学三螺旋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三层次动力机制,激发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源动力,形成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创新案例:工程实践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目标引领 创新驱动 平台赋能——枣庄学院工程教育实践与探索

庄学院校长 李文喜

报告介绍了学校坚持需求导向、双能导向、协同导向、产业导向、问题导向和强化质量保障体系的“五导向一体系”的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经验和做法,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有益经验。

职教本科“三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工程教育实践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  谢永华

报告介绍学校在培养工程类专业人才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本科三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推进三阶递进创新教育方案,打造三师融合师资队伍,构筑四类协同育人平台,为新时代职教本科人才能力培养与训练提供了重要借鉴。

集成电路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 许志良

报告从集成电路制造产业现状出发,分析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归纳人才培养的难点痛点,提出学校的针对性解决方案,为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紧缺,提出了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面向新工科的多维耦合工程实训体系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工程训练中心主任 刘贵杰

报告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以培养高阶工程人才为目标,基于多维耦合理念探讨建构工程实训体系经验,为新时代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应用型高校要通过搭建开放的教育创新平台,汇聚更多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参与到学校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将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不断推向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更好地适应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在全球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中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强化话语权,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讯员 王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