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融合创新:数字新基建融通应用型高校创新发展丨IFIE2021分论坛

发布时间:2021-12-07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要主动拥抱数字化进程,将发展建立在数字化基座上,以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人才为使命,将服务数字新基建作为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的主攻方向。同时,高校要加快适应数字化不断发展带来的知识获取和传授方式、教与学关系的革命性变化,以数智化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变革创新,以数字+、智能+推动高校学科、课程、学习评价、学校组织结构、学校治理体系的全面重组。

11月25日下午,第八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盛大开幕。分论坛三汇聚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专家、应用型高等院校改革推动者、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军企业代表,共话“数字新基建融通应用型高校创新发展”,为加快应用型高校转型,服务数字中国战略提供“教育方案”。

主题报告:数字化推动应用型高校创新发展

5G助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所长 曹蓟光

我国5G发展全面提速,重塑各行各业发展模式。我国智慧教育发展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依托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教育信息化已步入智慧教育建设与发展的新阶段,智慧教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目标导向。5G多样化的业务能力,满足了不同教育场景需求,催生了多场景应用。在教学方面,利用5G与VR/AR、全息投影、4K远程直播等技术,能够为学生打造在线互动教学、VR实验教学、全息课堂和智慧实训等应用场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助力实验教学质量提升、满足学生个性化教学需求、提升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考试方面,解决考试组织过程繁琐、人工批改费时费力、异地参加现场考试成本昂高等痛点,提升考试的高效化和智能化程度。在评价方面,通过多元、多模态的数据采集技术,获取更多数据,为学生提供立体的、多元的、复杂的评价。在智慧校园方面,利用5G+物联网技术,通过数据监测、采集、分析和管理,实现校园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教学环境的信息化和智慧化水平,打造更加健康、绿色和安全的校园环境。在教育管理方面,5G+人工智能协同升级区域教育大脑和管理平台,实现区域内所辖学校运行状态数据的及时传送和动态监测分析,支撑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决策和响应。

数字时代的大学演变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院长 张辉

数字时代的根本特征是“无处不在的链接、数据、计算、测量和应用”,在这样的模式下,数字时代的大学的组织形态、业务形态、项目体系、师资形态、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能力体系和评价体系都将产生变化。

组织形态方面,信息的传递方式和个体的连接方式决定了组织形态,在数字时代,组织形态朝着扁平化、去中心化不断演化。业务形态方面,通过“大中台-小前台”的方式,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定制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成为可能。在项目体系方面,大学管理者负责搭建平台,将所有资源平台化,进行数字标记并对使用权限进行分配,实施者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可获得资源的情况,选择任务,构建团队,达成目标。在师资形态方面,注重高效利用外部师资,以积分制的方式配置教师资源。同时,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人机协同,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在课程形态方面,要改变一课包打天下的方式,将课程分解为不可再细分的元知识,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云化的教育资源打造定制化教学,实现选择性教育和个性化成长。在评价方面,要对课程学习进行及时测量、及时评价、及时激励,支撑敏捷组织。

数字化营造教育生态

西交利物浦大学教育前沿院院长 张晓军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为教育带来了如何培养未来人才、如何利用新一代技术革新教育的挑战,而产教融合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素质和能力,利用产业生态和资源支撑学校育人,是教育应对挑战的出路。教育模式要进行创新,既要坚持以知识为导向的教育,也要开展问题导向的教育,在真实场景中发现问题,对准问题,引导学习流程,训练学生能力。

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腾讯云教育总经理 钱栩磊

人才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方向与产业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腾讯云教育希望能够通过推动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持续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企业人才,实现在产业端产教融合新生态的形成。

创新案例:数字化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引领教学改革的思考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王晖

报告介绍学校在人工智能产业和深圳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锚定学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定位,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办学经验。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应用层级的公共扩展课,包括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在金融中的应用等,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在各学院开设专业技术层级的专业课,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数据挖掘、机器人视觉识别技术与应用等,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在所有专业开设人工智能基础通识层级的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构建了由广到窄的课程体系。

基于”三制三融“的校企融合共生长效机制探索

重庆财经学院校长 吴华安

报告介绍学校以现代产业学院为核心,构建现代治理机制、动态评价改进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课程师资融合、课程双创融合、课程产业融合的“三制三融”理念模型。其中现代治理机制主要包括以理事会机制和双院长制构成的体制机制管理,和以专家委员会和首席专家构成的学术管理机制。动态评价机制主要包括投资方、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多方参与的评估实施和产教融合状态评估模型。激励约束机制主要包括持续投入机制和成本监管机制。教师融合主要是校企双方师资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学”和“术”的充分融合。理论教学和学术开创性项目组成的课程双创融合。以OBE为主要方式的人才培养课程顶层设计和学生职业能力职级评价体系构成的课产融合。

面向信创产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神州数码信创职业教育负责人 包楠

报告从信创产业人才需求入手,分析信创产业具体需要的岗位以及岗位的核心能力、与院校的对口专业,并详细介绍了神州信创培训体系。基座层面向院校,通过与院校开展信创产业学院合作的方式,为整个产业生态提供人才储备;中间层面向行业合作伙伴,提供基于鲲鹏ARM架构的全系列人才认证体系,内容涉及服务器安装维护、操作系统/数据库及上层应用的ARM架构迁移、应用开发等,为产业整个产业生态提供强有力的的支撑;最顶层面向产业客户,联合伙伴为产业客户提供行业培训解决方案,并在行业内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