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师说课改丨姜大源:课程开发的关键——结构问题

发布时间:2020-08-17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近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主办的第四期“师说课改”公益云讲坛以线上直播方式举行,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理事长、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姜大源教授应邀作《课程开发的关键——结构问题》专题报告,吸引来自各高校、研究机构的近万人在线参与交流。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产生

应用型、职业教育的三大特征是“跨界、整合、重构”,跨界是前提,整合是过程,重构是方法与结果。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合格的课程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毕业生。而学校和教师的“基本功”就是课程开发,是学校和教师的立身之本。

两个重要的学习地点,除了学校,还有另外一个不可忽略、不可替代重要的学习地点,那就是企业。应用型、职业型教育要关注这两个地点,一个是学校——教育场和学习场,一个是企业——职业场和工作场。作为人力资源的供给侧如何满足人力资源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如何从工作场中找到课程开发的平台,也就是人力资源的需求侧,才能找到课程在学校在学习场里的课程实施的灵感,在这两个平台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职业型、应用型的课程体系。此外,课程体系必须是具有生命力的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变化会及时反馈,只有这样一个过程才能使教学更精彩,使学生的人得到更大的发展。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课程开发的关键是结构的问题。伴随需求侧岗位能力不断发生变化,供给侧教学内容不断发生变化,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过程同样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变化。

从工作过程导向走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一次创新性的突破。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结构逻辑,涉及学习对象—学习内容的结构、先有知识—先有经验的结构、学习过程—行动过程的结构之间的关系。全面解答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否满足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教育应用性的诉求?”、“是否能够关注人的发展,具备人本性意蕴吗?”、“是否具备由专家理论到教师实践的操作性?”问题。

接下来,将从“应用性诉求、人本性意蕴、操作性指南”三部分进行讲解。

应用性的诉求

应用型的诉求强调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对象、知识的结构,从构成到生成必须有一个过程就是结构和重构。课程开发最重要的是解决两个问题:课程内容如何选择、课程内容如何排序,也就是课程内容如何传递给学生。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构成要素为知识的范畴、结构、内容、方法、组织以及理论的历史发展,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关注知识存储量的多少。行动体系下的工作过程结构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工作的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聚焦于知识应用质的高低。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储存知识,而是为了应用。对学科体系进行解构,在工作过程中进行重构,不是消灭学科体系和知识,知识的总量没有改变,知识知识排序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课程不再关注建筑在静态学科体系上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更多地着眼于蕴含在动态行动之中、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

人本性意蕴

我们要关注人的发展,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在关注学生先有知识先有经验的基础上,从特殊的个性化工作过程逐渐到一般的普适化的工作过程,也就是逐渐从经验层面的技能、知识、能力走向策略层面的技能、知识,能力。

普适化的工作过程包含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具体的工作过程都是特殊的,但是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对所有人都适用的,如果我们在对特殊问题的系统化设计当中逐渐让学生形成普适性的思维逻辑,学生就能得心应手地应对新的特殊性问题。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就像哲学中讲的,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所以这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一个基本的思考。

工作过程系统化必须做到比较学习,我们的课程有平行式的结构、递进式的结构,包容式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强调同一个参照系下的比较学习,还不能只是概念的比较,必须让其物化为实际的载体,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把抽象符号变成具象的载体,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就能更扎实。这样一个结构可以排列组合,同样一门课也可能出现多重结构,但是不管存在什么结构,一个基本的思考就是进行比较学习,学习情境设计的参照系和载体选择必须符合同一性原则。如果不是同一个参照系那不叫比较,那叫堆砌,没有逻辑关系的。只有在工作过程这个结构当中进行比较,根本就在于从小道到大道的系统化的过程,大脑的思维的过程。这个教育的过程就是课程使教学更精彩的过程。

操作性指南

工作过程系统化判断标准强调比较学习,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比较对象必须是三个以上;第二,比较必须是同一范畴,即在同一个参照系下进行比较;第三,比较中重复的是步骤,不是内容。

比较须有载体,参照系与载体的结构中要包含需要传递的学科知识。工作过程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追求整体思考,涵盖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维度,把技能、知识、态度集成起来学习;二是工作过程是不断变化的,不同职业间的区别在于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等六个要素的不同;三是结构相对固定,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