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小学未来实验计划 >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AI如何赋能未来幼儿园?

发布时间:2019-03-20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到2035年,要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并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作为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学前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目标实现的层次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在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人工智能(AI)技术正越来越剧烈地冲击传统的教育形态、学校形态。对于幼儿园而言,如何科学地认识人工智能、恰当地利用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服务于幼儿园建设和发展的方方面面,推动提升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水平,关乎孩子的未来、教育的未来、国家的未来。

毫无疑问,每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推动了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当前,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未来幼儿园?为回答这个问题,3月15日-16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组织召开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暨AI+未来幼儿园研讨会”。

本次会议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昆山杜克大学等高校专家,天津市河西区第一幼儿园、成都市金牛区机关第三幼儿园等园长代表参会。下面,让我们来听听部分专家、园长代表怎么说:


刘嘉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教授

如果从大的时间尺度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看到科技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未来的教育将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机辅助学习,而应是人工智能辅助的学习。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需要我们更加关注核心素养导向的人才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灵魂和幸福;更加关注个性化、多样化和适应性的学习。在AI+教育的经典应用场景内,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是关键,它能有效缓解教师压力,提升因材施教水平,改善家园共育质量。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幼儿园里的人工智能产品多以知识类的教育互动为主,对于儿童综合能力素养的开发是相对不够的;其数据采集和分析大多不是实时的、持续的,无法动态跟踪评价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尚未形成家园共育的联网系统,无法使家长掌握孩子的发展状态信息进而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和指导。幼儿园是人生的第一个学堂,如果我们能够科学地把AI技术应用其中,就会更好地推动人的平等和可持续发展。


蔡迎旗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由于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且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现在的孩子很小就开始接触这类终端产品了。我们所处的世界复杂多样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中,使用技术手段将大千世界上的人、事、物呈现在儿童的面前,让儿童便捷、轻松地体验他们,可以缩短儿童学习的进程,提高儿童学习的效率。教育的信息化是大趋势,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比起来,我国的幼儿园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我们还要做很多的努力。未来幼儿园应该是一个智能化的幼儿园,要充分考虑人、信息、技术和规则等四大要素及其构成关系。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虽然当前新的技术理念和应用很“热”,但人的幸福和发展才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不能让儿童为技术所绑架。特别需要明确的是,儿童通过与物体相互作用、与同伴和成人相互交往而学习,信息技术提供表象而不是活动体验,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对幼儿学习的支架作用存在局限性。


沈富可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假如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一个概念设计,我们就要思考怎么用信息化手段把它转变成一种工程设计,从而能把这个理想的“大楼”建起来。当前,新的技术正在不断涌现,令人目不暇接。但我们不要忘记理查德·梅耶的忠告:每当一项新技术被引入教育的实践,往往会被寄予巨大的期望,20世纪教育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从 “被寄予对教育进行革命的巨大期望到“在学校中大规模实施尖端技术”再到“数十年后被证明期望落空”的怪圈。值得关注的是,教育现代化在幼儿园落地的时候,主要的问题是工程上的问题,例如:环境可信性问题、身份认证问题(一人一号、一园一码)、查看权限问题、漫游问题、接口问题、同一账号登录不同系统问题等。如何避免陷入“怪圈”,实现技术的有效运用,既需要对技术的基础框架进行整体设计、打造教育领域内的IT团队、以学生(即用户)为中心,还需要管理层的持续推动、各方力量的有序参与以及必要的宽容理解。


李奇  天津市河西区第一幼儿园园长

未来是什么样,没人知道;未来的幼儿园如何勾勒,还不清晰。但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培养孩子对于主动学习知识,探索未来世界的动力和热情,让他们更自信地面对未来的世界。首先,我们构建了数字化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建成了智慧园区管理服务平台和课程资源平台,使孩子、家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都能通过平台获取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利用平台将孩子的活动视频生成二维码后发给家长,从而使家园合作的形式更加鲜活生动。其次,我们以培养儿童信息技术素养为目标,应用先进技术,创新教学手段,为孩子营造更利于主动学习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例如,支持孩子利用专门的APP,将橡皮泥手工课、故事情节设计训练与个性化定格动画制作实践相结合;在恶劣天气时,通过实物投影仪开发跳高、碰凳子、下腰过杆等虚实结合的互动游戏,提高游戏活动的参与感和趣味性。最后,我们积极探索利用AI技术让孩子接触和体验智能科技,探索人工智能的神秘世界,激发孩子心中创新思维的火花,为适应将来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需求打好基础。


本次会议共邀请10余位专家、园长和企业界代表参会,围绕“AI+未来幼儿园”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会议还就《未来学校Ⅰ(幼儿园)2025指南》中涉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容进行了专题研讨。


延伸阅读——在这里,“遇见”儿童美好未来

作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三大引领性教育创新工程之一,2017年10月启动的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主要有三个方向目标:理论上,推动对教育、学习和创新的本质性问题研究,建立推动学校形成、发展、演化的理论框架,深化对教育发展和创新规律性的认识,把握教育和学校发展趋势。政策上,推动形成对未来学校的社会共识,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提出重要政策建议,为未来学校实践创设科学体制机制和有利政策环境。实践上,推动建立一批多样式、具有未来创新性的中小学、幼儿园,并探索形成具有广泛性理念、资源、方案、技术、产品、服务等,逐步推广并应用于从城市到乡村的学校。


(通讯员  曹荣  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