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基地 > 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基地
北部湾,将“立起”一个产教融合新标杆

发布时间:2019-01-09                               来源:

新时代,新形势,地方高校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转型创新发展已迫在眉睫。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依托强大的研究平台、专业团队、合作伙伴和校企合作网络,整合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加快资源聚集与突破创新,助推项目基地院校办学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实现快速提升。

  

面向未来,打造产教融合的新标杆

2019年1月5日-7日,中心陈建荣副主任带领专家及项目组团队赴北部湾大学开展北部湾大学启航暨工程认证专家进校指导活动。此次进校是项目启动以来该校的第5次专家进校工作。专家组成员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夏建国、黑龙江工程学院副校长叶树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方志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饶品华、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教授黄一等组成。

在启航活动上,北部湾大学赵君书记、区教育厅高教处李美清处长、项目首席专家夏建国校长分别进行了致辞。韩峻峰校长从办学成效、问题与挑战、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展示了北部湾大学的发展情况。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建荣表示:“全国教育大会为产教融合工作确定了新坐标,要通过学科共建、校际共享、校地共融推动产教融合平台化演进,促进学校治理创新、机制创新与制度创新。各项目基地需要继续提升产教融合理念,面向未来,形成发展合力,打造产教融合的新标杆。”

 

标杆如何建?专家这样谈

夏建国:“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推进应用型高校专业布局优化升级;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核心理念,推进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工程教育认证为突破,聚焦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

叶树江:“要建立全过程的学生指导系统,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吸引生源、学生指导、跟踪把关和学分认定进行重点把握。”

 

方志军:“要形成以需求驱动为导向、以工程实践为主线、以交叉学科为支撑、以错位竞争为内核、以行业特色为亮点、以创新能力为抓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专业建设思路。”

饶品华:“要从本专业与认证要求进行对标、参照国内其他高校同类专业认证情况、摸清专业认证委员会和专家情况、领会最新精神四方面着手进行申请的准备工作。”


面对面:标杆建立具体应如何实施?

该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和自动化等专业的负责人从专业概况、师资队伍等方面向专家进行了汇报。专家组按照专业评估标准进行了逐条对标分析,指出存在问题,给出切实可操作的修改建议。

叶树江校长指出,要把专业建设细分为多个学习模块,学校按照学习模块进行教学管理、教师按照学习模块进行人才培养、学生按照学习模块进行专业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黄一教授指出,要按照专业认证答辩的具体要求和框架进行准备,以此为基础,进行工作细分,并不但充实完善,提高答辩效果和专业认证通过率。

方志军院长指出,专业要应产业而生,因产业而长,随产业而兴,要建立启迪智慧、感知未来的发展主线,要实现学科群、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技术链,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两对接”“三协同”。


未来乡村学院要做到8个对接

1月5日下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未来乡村学院工作。

未来乡村学院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地方高校、地方企业、企业导师、牵头企业、乡村社区、学校导师和在校学生等主体构成。

该学院要做到十个对接:

在国家战略层面,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对接;

在学校发展层面,与学校政策对接;与学校优势特色对接;与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对接;与三下乡和大学生实习实训对接;与大学生学分计算方式对接。

在乡村发展层面:与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对接;与乡村基层干部对接;与乡村治理主体能力标准化建设对接;与乡村文化特色挖掘和保护对接。

要做到十个坚持:

着眼学生成长:坚持大学生人才培养主轴不变;坚持学生利益最大化;坚持学生安全保障与预警机制底线。

着眼项目发展:坚持“项目+”平台化合力与共赢;坚持被资助项目方向不变;坚持项目教师团队核心成员不变;坚持倾向精致和特色项目;坚持项目运营资助的方式,而非课题立项方式;坚持项目过程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培养项目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