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发展,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通道,也是教育形态变革的路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对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中实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为推动产教融合,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其中,2016年,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启动,并纳入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项目入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院校如何落实深化产教融合?
首先从转变思维方式开始——
例如,健全多元办学体制,鼓励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推进高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构建高校与行业、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密切联合的创新生态系统。
如“引企入教”、“引教入企”,校企共建“校中厂”或“厂中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共建“虚拟校园”;共建共管二级学院、共建专业、共建实验室和实践教育基地,共建研发中心、测试中心、专题企业工作室;联合再造人才培养流程,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可以联合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发展董事会,共建“创新联盟、科教园区或科教集团、专题智库、产业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新型育人平台。
要以区域产业资源集聚优质教育资源,以优质教育资源引领产业资源,教育要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融合,建设国家新经济所急需的创新性、交叉性、综合性、实用性的专业和专业集群。围绕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带建设,配置教育资源,部署创新要素,完善资金链,推动创新政策、资源、要素向产教融合集聚,产生集群效应。高校、科教园区和骨干企业可以探索“三方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政校企合作机制;创新考核评价体系,聘任“研发型教授”。
融合思维
从高校的角度来看,有外部融合与内部融合两个维度。
高校需要主动融入地方、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将教育链与区域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有机对接;要学会借力、借势、借脑,整合政策制度等软资源和不同协同单位的基础设施、资金、设备、人才队伍等资源,构建融合发展平台,共建育人基地,共同改造人才培养流程、以求互惠共赢、融合发展。如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实现区域政校行企人才“双向流通”;可以联合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通过共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同开展应用性科研、共同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实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覆盖和全参与,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包括理念融合、机制融合和资源融合,需要学校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减少不同部门、不同制度相互间不匹配、不支撑的现象。
例如师范类院校可以通过数字化教育创新链和现代化教育工程产业链的对接,实现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跨界融合、同步并进”;针对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农村教师短缺的问题,可以建立在线教育服务中心,以“深度课堂”理念推动移动互联网时代课堂结构变革和课堂生态重建,在解决师范、非师范学科专业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为区域教育均衡化作出贡献。
高校新专业大多是在传统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两者既有密切的学科联系,也有许多共享的教学、科研和人力资源,应把新专业的建设和传统专业改造提升统筹考虑,以达到整体融合发展的目的。
按照产教融合的要求,现在的校企合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协同育人,更多的是以学校和企业在办学活动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式,体现“双主体”和“双向融合”的特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从而“以点带面”,进一步将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从而构建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社会协同发展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贯彻协同思维,实现同向发力,才能共筑政校行企社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实现教育与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融合、良性互动。
从高校来说,要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战略、核心竞争力等顶层设计入手,从内部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优化建设等重点领域着手,把项目作为撬动学校的转型发展和全校综合改革的杠杆,以项目建设作为学校改革中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手段,系统推进产教融合各项措施的落实。
进入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的院校应在总结前期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总体转型发展方案,细化具体建设项目设计或加快工程建设速度,以尽早发挥所建项目平台的综合集成、辐射和引领作用。
(作者韩宝平,系徐州工程学院原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