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科研领域而言,大数据将改变或重构传统的科学探索和科技创新模式,从而形成某种全新的业态。
科学数据的应用边界,已经从传统的科研和教育领域,向社会经济和商业领域延伸。依托大数据,在过去科研“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广角镜”,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的数据流动、数据共享、数据协同、数据关联。
大数据时代,高等院校如何抓住科研机遇?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共同开展基于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协同创新网络的大数据应用科研项目,致力于开放共享的全新科研。
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项目是教育部推动的大数据方向科研及高等教育的重大举措。2016年5月启动的“百校工程”项目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全国范围选择百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共建百所“大数据学院”,百个“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并联网形成“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网络”,打造兼具科研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和人才培养功能的大数据超级平台。项目发布以后,共有158所院校提出申报意向,有62所院校进入答辩,41所院校入选首批先试先行院校。项目实施以来,以工程师为骨干的数十人教学团队被派入驻湖北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10余所高等院校,并已招生录取了首批千余名本科生进入大数据学院,整个“百校工程”呈现产教深度融合、百校协同发展、迈向国际化的三个运行特征。
全新理念
首批项目包含教育和金融两个领域:
“数据中国,教育未来”教育大数据项目:基于教育领域中收集存储的教学和学习行为数据,开展教学优化、学生自我评估、危机预警、个性化学习设计等具体场景应用,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广泛链接以及智慧化教育场景构建,服务大学形态的创新。
“金融万象,数据归一”金融大数据项目:重点定位于数据在银行、证券、金融资产智能化分析管理三大领域的应用,实现精准预测、分析、管理、风险防控等。此外,通过金融领域高度数据化特征,创新大数据建模分析前沿技术,在技术成熟后将其成熟的产品与技术方案广泛应用于其他行业领域。
创新模式
大数据应用科研项目申报鼓励单位联合,践行多元多维度合作模式。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项目院校经过一年建设,已形成初步的区域布局与行业网络结构。
区域联合申报不仅能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而且能有效保障不同层次院校在相似高等教育区域环境下的优劣互补,合作共赢。行业联合申报则能够有效实现不同类型院校在同一领域内强强联手,促进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与应用场景的创新。
此外,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合作方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会针对科研项目提供应用科研能力培训、大数据技术培训,曙光工程师带头参与项目等支持,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科研深度融合。
三大支撑平台
大数据应用科研项目将配套项目资金平台、协同创新平台、项目孵化推广平台。
项目资金平台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将针对高校人才培养、应用科研、教师培训等设计系列金融产品,同时与合作方提供引导性经费投入,并鼓励项目院校资金以及其他自然人、法人或者组织的捐赠等。
协同创新技术平台
大数据联网提供技术支持, I9000平台在数据资源和计算能力方面具有国内外领先优势,能为大数据联网提供有效技术保障。
大数据应用超级系统-Infinity 9000将为大数据应用科研提供基础性支撑,实现集中管控下的数据、算法、行业应用创新共享和交互,是一个物理分离,逻辑统一的超级大数据平台。 I9000平台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大数据平台核心资源系统,支撑实践教学的大数据教学系统、支撑应用生态的大数据应用开发管理系统,以及大数据应用工具系统。平台总的数据存储能力600T-1.5P,有100-200个计算节点,提供3000-6000核并行计算能力,GPU提供11520-23040核流处理器。百校联网的超级大数据平台具有100PB的数据规模,50万通用核和100万流处理核的计算能力。
项目孵化推广平台(www.datatime.org:100)
大数据应用科研项目已经配备了相应的行业应用资源库,实现项目应用成果展示、市场匹配、市场推广等功能,充分体现项目研究能力为1,应用服务能力为100的思路。任何领域内的应用都可以借助该平台迅速复制推广,实现技术方案的跨区域应用,创新产业模式与行业应用场景。
申报事项
首批项目申报工作已于2017年6月启动,第一期大数据应用科研项目( “数据中国,教育未来”教育大数据项目、“金融万象,数据归一”金融大数据项目)每个资助金额100万元,项目周期均不超过四年。
具体申报工作请登录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网站www.csdp.edu.cn(通知公告栏目)或先进技术校企合作平台http://xqhz.csdp.edu.cn/UEcoopera/ 查看。
课题申报模块完成网上申报,并将加盖单位公章的《大数据应用科研项目申报书(2017版)》原件邮寄至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大街上园村3号交大科技大厦15层,张维贤收,1836388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