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校园规划建设水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11月28日-29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规建中心”)主办,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九届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
本届大会以“面向未来教育转型的大学校园重构”为主题,继承了往届会议的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深入探讨校园规划建设的前沿理念和技术体系,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创新性良策,是一场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盛会,促进了高校规划建设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形态变革的深度融合,探索了新教育新形态、学科新生态背景下校园规划建设的创新发展模式,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办学条件支撑!
致辞环节 精彩纷呈
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立涛表示,深入探究绿色教育理念框架下高等教育转型的大学校园重构,对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建设,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有特殊重要意义。此次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为提升校园规划建设水平、推动行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东南大学愿与兄弟高校携手,共同致力于建设面向未来教育转型的大学校园重构,努力以匠心铸精品,为在教育领域引领人类文明进步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鲤鲤表示,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载体和实验场地,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学校办学过程,融入人才培养环节,融入校园规划建设与管理。规建中心致力于推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校园规划建设全过程,有力推动了绿色学校建设发展,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教育力量!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教育领域和建筑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各省、各高校、各设计院搭建了一个汇聚思想、创新实践的平台。
规建中心副主任王长树强调,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而高校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龙头作用。高校规划建设作为立校兴校的奠基石,是高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把高校规划建设工作摆到教育强国建设中去思考谋划。中心将以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为重要使命,推动新型校园建设,开展绿色校园、智慧校园、平安校园和教育后勤专业化服务,推动学校规划建设标准研究,为校园规划建设提供专业支持。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基本建设处处长曹飞强调,要建设有时代感的校园,从传统的蓝图式静态规划向框架式的动态规划转变,让校园空间结构成为一个有韧性、灵活性、可变性、可生长性的空间结构;要建设有生命感的校园,既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城市,又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用绿色设计的理念和方式,引导师生树立健康的生活、生产方式,形成绿色效益;要建设有历史感的校园,既要对未来负责,又要对历史负责,同时处理好发展和控制的关系,大力发展新校区建设,严格控制老校区资源利用上限。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充分肯定了规建中心在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搭建绿色校园协作平台,深化校园规划建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的工作。他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校园规划建设做好条件保障支撑。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工作也迎来了新发展阶段,做好教育改革创新的承载体、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教育科技人才全面融合发展做好支撑是当前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内在核心要求。
专题报告 大咖云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以“当代校园规划与校园建筑设计”为题作了专题报告。他认为,现代大学校园规划,应当是事业规划、学科规划、校园规划并重。同时考虑校园和城市的关系,应该将城市设计原理运用到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中,如空间构成、环境品质、生态景观、场所感营造、设计导则等。当今时代,大学建设是一个随着时间流动而不断演进、持续完善和成长的过程。大学校园应直观反映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水平对大学教育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大学校园需要某种“经典与永恒”的场景价值和文化积淀,持续传播和传承人类知识并保持对未来的好奇和探索,穿越时间周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设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崔愷以“校园六则:环境共生,文脉传承,集约立体,共享交流,交叉开放,利旧拓新”为题作报告。他强调在大学校园设计中,需要关注大学的文化底蕴,去创造有精神内涵、文脉延续的物质空间。大学校园需要理性理解场地中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性构建校园的生成机制。健康的校园空间组织系统是校园能够良好成长、高效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新时期的大学校园设计要关注绿色韧性,校园规划结构要满足更新和生长,认真谋划,面向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复杂环境建筑研究院院长、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梅洪元以“策应变革——未来大学校园设计思辨”为题作报告。他从内涵维度、价值锚点、战略意义三个层面对未来高等教育进行阐述。他认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范式发生转移,主要变革体现在新目标、新知识、新人文、新科技四个方面,未来大学校园设计策略需要秉持创新、开放、文化、绿色四个要点。他强调,新时期的高等教育不再是灌输式教育,而是关注激发灵感,激发创造性,需要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包容、更多元的学习空间。未来大学校园肩负时代使命,转型势在必行。秉承开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创新的精神,走科学之路,大学校园重构任重道远。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员、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倪阳以“关联设计——大学校园模式探讨”为题作报告。他首先结合教学模式与空间体验,分析讨论了大学校园演变历程中的各基本类型。随后以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两个实践项目为例,围绕面向当代大规模建设、多元开放交融、增效降碳等主要问题,介绍了对大学校园创新模式的设计与技术探索。
主题研讨 智慧碰撞
主题研讨围绕绿色建筑到绿色校园的转变、校园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建筑协同创智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庄惟敏表示,未来的校园环境,应该打破传统观念,鼓励和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不同学科的师生在空间内交流、思维碰撞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绿色校园的设计应该作为一种方法论,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输入。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员、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倪阳讲述了大学校园的起源和发展模式的变化,他认为大学校园平面布局和空间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有很大的关系。
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德建介绍了山东大学龙山校区的建设历程,他强调新校区建设要与国家战略需求高度契合,加强学科群建设,刺激学科交叉融合,实现校城高质量融合,为教育强国做好基础保障服务。
河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达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介绍了现代校园建设从单体建筑建造转变为整体校园的建设和提升设计,在观念上从以往只考虑功能、节能、造价等转向校园整体协调,强调与自然生态的结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教授、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韩冬青主持。
来自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高校、设计院等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会后,与会代表对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进行了调研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