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
2025-01-26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答记者问
2025-01-26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
2025-01-26怀进鹏带队走访中国农工民主党
2025-01-26教育部召开2025年代表委员座谈会
2025-01-24教育部举办直属机关2025年春节团拜会
2025-01-23教育部印发工作指南 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走深走实
2025-01-22关于开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赋能中国宝武海外矿产开发教育培训出海”项目的通知
2024-12-18关于“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读本赠阅及欺凌防治教育活动”虚假信息的公告
2024-11-13关于部分证书失效的公告
2024-02-02关于举办第十一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通知
2024-12-04关于举办2024年高校基建培训班(第三期)的通知
2024-10-09关于举办2024年高校基建培训班(第二期)的通知
2024-06-25关于举办2024年高校基建培训班(第一期)的通知
2024-03-26中心召开2024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暨2025年度春节团拜会
2025-01-23关于“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读本赠阅及欺凌防治教育活动”虚假信息的公告
2024-11-13凝聚党建“向心力” 绘就群团“同心圆”丨回望2024⑨
2025-01-26开辟教育对外开放新领域新赛道,扎实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丨回望2024⑧
2025-01-24加速成果产出 强化培训赋能 促进战线交流与分享丨回望2024⑦
2025-01-23规划引领,推动开展高质量教育规划编制与决策研究丨回望2024⑥
2025-01-23创新为魂,构建创新任务—知识创新—政策转化的全链条丨回望2024⑤
2025-01-22平台导入滇西大,打造发展新引擎
2019-01-30新试验:“大平台+”赋能滇西大
2019-01-22专家组进校助滇西大“变轨超车”
2018-07-20专家组进校指导兰州文理学院应用型课程建设
2018-06-20专家组进校助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特色转型
2018-06-08专家组进校助力钦州学院打造转型样板
2018-04-23产教融合专家组赴滇西大指导工作
2018-03-21“教育之弦”卓越创新伙伴成员名单更新
2018-04-27中心印发《“教育之弦”卓越创新伙伴管理办法(试行)》
2016-10-28主 任:孙明春
副主任:陈建荣
副主任:王长树
地址:北京海淀区上园村3号交大科技大厦15层
电话:86-10-6609 3400/3413
传真:86-10-66093444
邮箱:csdp@moe.edu.cn
邮编:100044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文章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党对此历来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新时代就业工作规律的认识,积累了许多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对就业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依靠发展促进就业,坚持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相结合,坚持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坚持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坚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等。这些经验十分宝贵,要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文章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指出,要始终坚持就业优先。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要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是当前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做好退役军人、妇女等群体就业工作。要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制约提升就业质量、扩大就业容量、优化就业结构的卡点堵点问题。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有效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乱象。
文章指出,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增强工作合力。要加快建构中国就业理论体系,积极讲好中国就业故事,有效提升我国在就业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