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统计管理规定》,加强教育统计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教育统计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夯实统计基础,提高数据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教育部搭建“线下+线上”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培训体系。
一、抓培训体系建设,搭建“线下+线上”多形式衔接平台
线下1+6:自上而下的逐级教育统计工作部署。每年6月开始,从部到省、市、区县、学校逐级开展工作布置,以流程的规范化为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线下六个国家级基地培训。自2011年起,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大理大学、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6个单位建立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培训基地。
各培训基地截止2019年完成培训情况
线上“三全”:
“十三五”开始,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规建中心统筹,依托战线百位教育统计专家,整合各培训基地的优质培训资源,依靠复旦大学培训基地在线教育优势,2016年起搭建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面向百万教育统计战线人员,以满足基层统计人员和教育管理者在线培训需求为目的,是全面、全时、全员的信息化培训平台,也是落实教育信息化战略,支持教育统计工作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从2016年试运行至今,平台共培训学员近12万人,学员覆盖31省、228个地市、1200个区县。覆盖国家级贫困县185个,国家级贫困县学员14537人。
二、抓培训课程建设,根据调查制度和教育改革最新要求,及时设计开发高质量培训课程,服务统计人员多通道成长
线下基地培训。面向各省教育统计骨干,课程设计紧密结合基层统计工作实际情况,发挥各基地自身资源优势,进行模块化+递进式的课程设计,助力队伍业务能力提升。
线上培训。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统计队伍能力建设。自平台上线开始,每年更新补充课程资源,完善课程体系。2022年按照新的《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在数十位教育统计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历时7个月,开发全新在线培训课程,包括“业务、拓展、管理”3大类和10个系列,涵盖统计工作规范、统计调查制度、统计系统操作、监测评价指标、教育管理、数据应用、国际比较、地方案例等共52门课,125学时。内容扎实全面,为切实提升教育统计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加快建成一支法律意识高、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更好地适应管理需要,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的教育统计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抓重点培训对象,以财政专项支持设置教育统计专项培训
从2018年起,教育部每年用教育统计专项经费支持面向重点对象的培训,推动各级重视统计工作,引领统计业务高质量发展。
2018年教育事业统计基层业务骨干培训班(规建中心)
2018年、2019年教育事业统计主管领导培训班(复旦大学)
2019年直属高校、部省共建高校教育统计业务骨干专项培训(天津)
▲ 2020年、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基层主管领导培训班(线上):实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38个地市,2763个区县教育事业统计主管领导全覆盖培训。
▲ 2022年首期全国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分管统计工作校(院)长线上培训班:全国306名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分管统计工作的校(院)领导参加了培训,全部学员均完成规定课时并通过考核,结业率为100%,考核优秀率达92.4%。
第一期学员合影
第二期学员合影
▲ 2023年教育事业统计基层分管负责同志专项培训班(上海):本次培训是新冠疫情后,首次面向教育事业统计基层分管负责同志的线下专项培训,依托复旦大学优质课程资源、丰富专业的培训组织经验,开展两期(第一期4月16日-20日,第二期4月23日-27日)培训。来自全国的260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负责教育统计工作的处级干部,以及有关地市、区县分管教育统计工作的负责同志参加了培训。
四、抓培训的针对性,坚持“量身定制”,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培训最终的目的是让培训对象“学有所获”,培训实效尤其重要。我们坚持有针对性培训,坚持“量身定制”。一是培训需求及时反馈。每年开展统计队伍现状调查和工作调研,把握队伍现状,了解各地培训需求,将需求反映到培训工作计划中。每年培训计划在教育部年度工作布置会中予以公布并广泛征集意见。二是培训内容量身定制。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设置不同课程体系,培训前根据报名情况,依托教育统计服务平台等,形成培训对象的画像,如参训学员的年龄、职称、从事统计工作时间等,将学员基本情况反馈给授课专家,以帮助授课专家有的放矢,动态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等,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三是授课考核相结合。建立线上问答库、试题库,提高学员对关键内容掌握的准确度。
前景展望
教育统计队伍建设是统计工作的重要基础保障。教育部纵向建立部、省、市、县培训体系,横向搭建基地+线上的培训平台,实现多形式衔接;培训对象既覆盖主管领导,又兼顾统计骨干、统计新手等不同梯度;课程包含基础、进阶和拓展多维度,为统计队伍多渠道成长提供专业支撑。同时,通过年度统计工作、统计数据质量核查、统计课程开发和授课等,多渠道发掘优秀的统计骨干,培养业务专家,探索针对培训者的培训,实现统计队伍的梯度成长,保障队伍建设不断层、可持续、高质量,推动《教育统计管理规定》进一步落地,推动统计督察整改意见高质量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