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校园面貌也焕然一新,校园已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重要基地。
我国设计师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扎根中国大地,传承创新优秀文化,融合创新理念,设计了大量高品质校园,获得师生赞誉。他们的校园规划设计实践及理念更引领着新时代校园规划方向。
“教育之弦”今日起刊发全新系列报道——“新时代校园规划设计引领者”之建筑师系列报道。
今日为您介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刘玉龙。
个人介绍
刘玉龙,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博士,FIDIC认证咨询工程师,法国CSTB(建筑科学技术中心)访问学者,并兼任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教育部教育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建筑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住区》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曾参与编写多项国家标准规范,主持完成工程设计40余项,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咨询奖项,并参加国内外知名设计展,在校园规划、教育科研建筑、文化建筑、医疗建筑等领域有突出成果。
学术观点
在“围绕一流学科进行高校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展新战略的今天,以学科发展的要求指导校园空间的配置与优化,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突破性的学科平台,应成为大学校园空间建设的核心目标。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学科发展所呈现的国际化、整合化、开放化与多元化程度均日益提高的要求,新时代大学校园空间形态应主动做出如下变化:
1、全方位提高校园空间与其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程度。这是新时代学科建设全面呼应气候变化、健康等全球性议题的必然结果。这种融合将是多层次的,它既包括在视觉与景观层面上,让校园与山水对话,建设城市与自然无界融合的生态的、景观的、园林的校园,也包括在资源与信息层面上,深化校园的用能、用水、用材与自然的有机融合程度,通过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利用、海绵校园、轻量化结构、地方材料使用等方式,减少校园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索取与压力,从而使得校园成为可持续研究的生动教材与价值体现。
2、积极探索与学科群建设相呼应的校园建筑群落新形态。随着人类对科学认知边界的不断拓展,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教育与创新活动的物质空间环境,新时代校园可以通过综合性、复合化手段,很好适应并提供学科交叉融合机会与场所,从而使得基于学科逻辑的复合学科群落,将取代传统分割化、松散化的独立院系,成为更好适应未来教育发展需要的校园空间基本单元。
3、通用性和弹性应成为校园建设常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驱动下的技术迭代速度加快,未来学科发展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这使得教学与科研空间从过往的“量身定做”、“精准对接”逐步向弹性化、通用型转变,在教学院系、科研学术研究的空间中,尝试通过合适的柱网和开间形成弹性通用单元,打造具有显著模数化、通用式、模块化、可变性特征的新空间,将更有利于应对学科发展可能面临的各种变化,让校园真正成为一个不断生长、进化的生命体。
4、应遵循创新与共享的新要求重塑校园的空间表现。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上,校园应更多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其向城市、社区的开放程度,从而促进校园与城市片区的资源共享与产业联动,形成校城一体的新格局,也体现在微观层面上,通过提高突破教室边界的全方位多样化交流空间在校园中的占比,为师生的教育与科研创新行为,提供适宜的空间。
个人荣誉
优秀作品
▲康复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长安大学校园总体规划
▲ 中央民族大学校区总体规划
▲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校园规划
▲ 清华大学图书馆北馆
▲ 清华大学医学院
▲ 北京大学医学科技楼
▲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 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 青海大学图书馆
▲ 山东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楼
▲ 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经管学院教学楼
▲ 山西传媒学院综合实训楼
▲ 先正达北京生物科技研究实验室
▲ 青海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综合楼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青海海北州中藏医康复中心
▲ 北医三院北戴河国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