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重要新闻
千秋伟业强基石——发展义务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7-19                               来源:《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国是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战略抉择。普及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实行全民教育计划……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教育战线接力奋斗,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群山环抱的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坐落着一处庭院,白墙青瓦,古朴庄重。

步入庭院,时光仿佛在这里静止,红军当年在这座庭院内建立了曙光小学。当年红军在墙上写下“保护学校”的标语,至今依然保留完好。

一百年风云激荡,一百年初心如磐。

今日之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支撑起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崛起的奇迹……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

教育普及程度是体现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既是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真实写照,也是人民大众对全民教育本质、内涵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教育的普及也必将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奠定千秋伟业。

开垦工农教育的试验田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根据最新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1年,文盲率下降为2.67%。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的素质不断提升。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普及国民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始终是党的重大关切。

时间倒回1931年11月7日,瑞金叶坪,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其中第12条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实施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

旧中国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农村文盲占总人口的90%以上,读书的绝大部分是地主、富农和资本家的子弟,工农群众被隔绝在学校之外。

在苏区这块中国共产党最早的试验田,白手起家的共产党人开始发展自己的教育事业。

当时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明确规定,“一切儿童自满七岁至十三岁,施以免费的强迫教育”。与此同时创办列宁小学,成为苏区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

没有教室,就把课堂搬到老百姓的草房、祠堂及庙宇里面;没有课桌椅凳,学生就从家里自带或用砖石、土坯和木板堆砌……在极端困难的战争条件下,经过师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列宁小学的设置基本满足了苏区适龄儿童就近上学的需要。

除了推行义务教育,政府还设立了识字班、夜校、半日学校、识字牌等不拘一格的教育形式,开展社会教育与扫除文盲运动,让一个个大字不识的“泥腿子”走进了学堂,为广大民众打开了一扇“觉醒之门”。

1934年,《红色中华》发表《苏区教育的发展》一文,文章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到本年3月,在中央苏区江西、福建、粤赣、瑞金等地,有列宁小学3199所,学生约达10万人。补习学校4652个,学生约88000人;识字组23286个,仅江西一省就有识字组组员12万人。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姚宏杰看来,苏区教育的发展,大大改变了苏区军民文盲和半文盲的状态,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为革命事业奠定了群众基础。

1937年,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抗日的教育政策是:“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实施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的程度。”

为克服政府经费困难,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民办公助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发展小学教育的一项基本政策。各边区政府大都放手让群众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办学,边区小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边区这块贫瘠的土地焕发出蓬勃生机。

抗战期间,冬学成为农村地区扫除文盲、普及教育的主要手段。根据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的《关于冬学的通令》,规定冬学在本年11月底开学,下年2月初结束,共80天,设置军事、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课程。

在姚宏杰看来,冬学把识字教育与政治教育、生产教育紧密结合,不仅对争取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规模扫盲的全民行动

在中国美术馆,有一张绘于上世纪50年代的国画作品《考考妈妈》,画中的农村妇女盘腿儿坐在炕上,一边给怀中的孩子喂奶,一边拿着笔学识字,而她的老师,是一旁佩戴红领巾、拿着《速成识字课本》的女儿。

这是70年前的中国:5.4亿人口中,文盲率高达80%,全国学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仅为20%。

一个充斥着文盲的国家,如何能建设好社会主义,如何能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实现强国梦?

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就指出,从80%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1950年,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召开,会议确定工农教育要以识字、学文化为主,“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在全国就此展开。

“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上世纪50年代,这首《夫妻识字》风靡大江南北。那时,无数人就是唱着这首歌,走进扫盲班。

在扫盲工作最受重视的年代,国家专门成立了全国扫除文盲协会,会长由国务院副总理陈毅担任。扫盲协会协助政府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制订计划开展扫盲工作。

“扫盲运动是一项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最具有系统性的群众性扫盲识字运动。”姚宏杰介绍,夫教妻、子教父、能者为师、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1949至1964年,有一亿多中国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1964年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52%。

姚宏杰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提高了全民族的人口素质,为共和国初期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建设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扫盲运动火热开展的同时,新中国也加快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步伐。1951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关于小学教育,会议提出:从1952年到1957年,争取全国平均有80%的学龄儿童入学;从1952年开始,争取10年内基本上普及小学教育。

1956年9月,中共八大政治报告提出,“必须用极大的努力扫除文盲,并且在财政力量许可的范围内,逐步地扩大小学教育,以求在十二年内分区分期普及小学义务教育”。这一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在文件中多次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

统计数据显示,到1965年底,我国基础教育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恢复,中等学校学生达到1432万人,小学在校生达到11626.9万人,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前最高的1946年增长了6.9倍和3.9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

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春天。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权利和义务”,“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对普及义务教育作出明确规定。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要“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为保证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1986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写入了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从而使普及义务教育有了专门的法律保障,我国基础教育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

波澜壮阔的全民教育实践

“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

时间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在新闻媒体上刊出,生活在安徽贫困山区的小女孩苏明娟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牵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苏明娟只是中国普及义务教育之初渴望读书的千千万万孩子之一。经过中国政府和人民艰苦卓越的不懈努力,在人类社会迈向新世纪的历史时刻,2001年1月1日,江泽民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教育是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而此时,教育面临一个战略选择问题——先发展什么,发展的关键点在哪儿?

“党中央在改革开放后不久,抓教育发展千头万绪,但最主要的着力点用于抓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整个中国人口素质、劳动力素质低下,因此提出了扫盲的问题。”据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回忆,中央明确以“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战略重点,来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1992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中央作出决策,把“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开启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时代,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标。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两基”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世纪90年代,“普九”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国家各项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条件下,各地掀起了捐资办学的热潮,这为基本完成“两基”目标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扫除文盲工作也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扫盲与普及义务教育一同被列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988年,国务院颁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对扫盲对象、标准、规划目标、政策措施作了具体规定。

在基本实现“两基”目标后,中国政府及时提出了“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并针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水平偏低的现状,对不同地区提出不同的目标: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到2007年,西部地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已经实现“两基”目标的地区特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要巩固成果、提高质量。

一场声势浩大的“两基”攻坚战,在中国西部摆开战场。

此间,国家在西部“两基”攻坚中先后启动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两免一补”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程。2004年,中央决定在4年间投入100亿元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使孩子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同年,中央财政扩大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资助范围,2005年又扩大至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覆盖的中小学生人数增至3000万人。

在人类社会迈进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历史时刻,201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世界宣告:中国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用25年时间,实现了全民教育的目标,实现了中华民族有教无类的千年夙愿和义务教育的百年梦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夯实民族复兴的奠基工程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当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吹响,站在新的起点,一些迫切需要回答的新问题浮出水面:“普九”之后,义务教育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教育如何回应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教育精准扶贫成为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加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目标之一,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效和全面小康的成色。“十三五”期间,全国各地各校开展的控辍保学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约60万人降至831人,其中20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了动态清零。

“控辍保学是‘普九’的进一步深化,极大提高了‘普九’的质量和水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作芳认为,与前一阶段相比,控辍保学工作有几个鲜明特点:一是更加精准化,实现精准资助、重点资助、应助尽助、应扶尽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形成义务教育有保障长效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了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应助尽助救助机制;三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控辍保学动态监测。

当解决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上好学”成为了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强音。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早在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2007年,这一思想被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已有26个省份、2809个县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数占比96.8%,其中中西部县数占比95.3%,如期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和中西部地区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均达到95%”的目标。

如今,优质均衡已成为新时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诉求。当“校外培训热”“择校热”成为老百姓口中的热词,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

2021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时强调,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致力于破解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近年来,一系列教育热点难点实现新的突破。

多部门协同监管、校内校外双向发力,推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工作,出台“减负三十条”等规定,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动真格,明确了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政府四方责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得到有效缓解。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基本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全国24个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98.6%。

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向着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目标,中国教育必将积极回应时代需求、人民期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