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意见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
2025-11-19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
2025-11-19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情况的汇报
2025-11-17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
2025-11-14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答记者问
2025-11-1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5-11-11教育部部署做好深化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
2025-11-11关于第二批新质生产力产教融合创新课题立项的通知
2025-11-11关于举办第十二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通知
2025-11-04关于举办第十届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的通知
2025-10-30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产教融合创新课题研究的通知
2025-09-08关于第一批新质生产力产教融合创新课题立项的通知
2025-07-31关于“未来儿童艺术教育中心”相关活动虚假信息的严正声明
2025-07-16关于开展专业大模型(ICT/智能制造/数字文创)赋能AI+应用型大学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5-07-09无界•融生 | 这场盛会邀您共商学科跨界创新与未来教育新生态
2025-11-13关于“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读本赠阅及欺凌防治教育活动”虚假信息的公告
2024-11-132025年高校规划建设培训班(第三期)在合肥工业大学成功举行
2025-11-13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典型案例⑦丨福建师范大学:统计提质,数智赋能,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5-11-11九载接续筑根基 十年新程启未来——回顾九届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 启幕第十届盛会
2025-11-07中心党总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1-04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典型案例⑥丨云南省曲靖市教育体育局:铸牢教育事业统计质量之基,赋能区域教育改革发展
2025-11-04平台导入滇西大,打造发展新引擎
2019-01-30新试验:“大平台+”赋能滇西大
2019-01-22专家组进校助滇西大“变轨超车”
2018-07-20专家组进校指导兰州文理学院应用型课程建设
2018-06-20专家组进校助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特色转型
2018-06-08专家组进校助力钦州学院打造转型样板
2018-04-23产教融合专家组赴滇西大指导工作
2018-03-21“教育之弦”卓越创新伙伴成员名单更新
2018-04-27中心印发《“教育之弦”卓越创新伙伴管理办法(试行)》
2016-10-28
主 任:孙明春
副主任:陈建荣
副主任:王长树
地址:北京海淀区上园村3号交大科技大厦15层
电话:86-10-6609 3400
传真:86-10-66093444
邮箱:csdp@moe.edu.cn
邮编:100044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三条修改为:“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二、将第四条第一款修改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三、将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将第七条修改为:“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五、将第七十七条修改为:“在招收学生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不符合入学条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撤销入学资格,并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已经取得学位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由颁发机构撤销相关证书;已经成为公职人员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与他人串通,允许他人冒用本人身份,顶替本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已经成为公职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组织、指使盗用或者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属于公职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入学资格被顶替权利受到侵害的,可以请求恢复其入学资格。”
本决定自2021年4月30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