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美好人生的底色,也是确保教育真实有效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我们要通过趣味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活动,扎扎实实地推进劳动教育,让孩子在劳动中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真正的想劳动、会劳动、爱劳动,让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在学校中得到强化、在家庭中得到硬化、在社会中得到深化。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校园
建设校内实践园地,进行课程设计与整合,将劳动实践项目与第二课堂、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校内实践园地建设要因地制宜,改造学校角落地段,搭建洗切平台,设计制作可以干湿磨的石磨、移动式炭炉及风箱,建设成烹调实践区,满足班级每4-5人一组的家政烹调劳动教育;利用约200平方米的地面,制作了红领巾园艺种植区,让师生设计及建造特色立体小菜园,栽种各种瓜果蔬菜;利用约500平方的地面,规划为番薯园、黄豆园等本地常见农作物的种植进行生产劳动;利用边缘校道设计搭造为无土栽培区,种植空中番薯等无公害果蔬,传授农业技术。校内实践园地建设追求实用性、应用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参与,体验劳动的乐趣及创造成果的喜悦。
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
田间的课堂,让孩子“识五谷、知春秋”
注重体系性构建课程,实现课程内容本土化。
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本地区校情、乡情实际,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及教材内容的汇编。以家乡常见的农业生产活动为例,我们利用黄豆、番薯、稻草等本土材料构建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课程。
稻草主题课程开发
五育并举 创新劳动教育
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以STEAM教育理念开展项目式教学,体现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
如在教学“发豆芽”课程,灵活进行教学设计。
一是在教室内进行班级教学,将项目设计(利用纸杯、牙签、黑塑料袋、纸巾制作豆芽屋发豆芽)、劳动任务(同桌两人一组合作)分解到每位学生,在教学中贯彻“知识探讨(无土种植)—信息获取(从家长、菜农、书籍、网络)—设计模型(制作豆芽屋)—实践观察(水份、光度、温度、湿度、密度)—数据测量(种子、环境)—成果反馈(产量、质量)—技能拓展(家庭量产、无土栽培应用)—综合评价(技能、态度、贡献评价)”的实践过程,学生学习了无土栽培知识,掌握劳动技术;
二是要求在家庭中实践豆芽量产,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考验劳动能力,切实进行动手实践,把亲自栽培出的豆芽做成美味的菜式,体验持家之道,为家庭作出贡献。本课例充分结合了德育与智育,突出教育实效。
家政劳动图
让劳动周得到最生动的诠释
小学的劳动周要体现参与性、趣味性、思想性和教育性。我们结合学校实际,规划每个学期开展一次主题劳动周活动。春季开展以思想教育为主的五一劳动周活动,时间选择在四月份的最后一周,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为主题,具体以进行学校清洁大扫除、社区卫生清洁活动、少先队进农户帮扶、联合义工志愿队进行社会服务劳动、在社区进行劳动技能展示、劳动作品义卖,以及劳动主题手抄报评比展示、劳动主题征文比赛、家政劳动解说2分钟影像大赛等竞赛活动进行。
秋季在10月最后一周开展“掌握劳动技能、珍惜劳动成果”为主题的秋收劳动周活动,组织各班在第二课堂时间展示劳动技能节目,如穿衣、穿鞋、扣纽扣竞赛,稻草人形象设计展览,制作稻草龙并表演,等等;对优秀班级进行农产品奖励,利用农产品进行美食制作、厨艺比拼,整个劳动周以收获、美食为主,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秋收美食节
科学分类,提升育人实效
劳动教育要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才能做好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教育。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与家长签定协议,制成家庭劳动量化评价表,促进家长协同学校开展实践与教育。
生产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方面通过校内果蔬园、五公里内的万象工业园、丰多彩农业园等社会工农业基地进行实践,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生产劳动。
服务性劳动。争取科技馆、狮子会、红日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团体、机构的支持,指导和带领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
学校与家庭、社区、机构、基地建立合作机制,拓展劳动教育的模式,强化学生社会责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达到劳动教育的效果。
让孩子想劳动、会劳动、能劳动
劳动能力与素质的评价,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劳动教育不是劳动改造,不能将劳动变成是一种惩罚。劳动教育要持续有效,让每个学生热爱劳动课程。
学校得巧妙设计教学与实践的内容与模式,充分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教师注重从劳动合作态度、成果展示来完成教育评价,使劳动变得有意义,促进学生关心大自然、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同时结合春季劳动周的劳动作品义卖活动、秋季劳动周的美食分享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劳动意识,达到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的培养目标,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与动力,使学生想劳动、会劳动,成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定期邀请农科所、科技馆、农业基地专家对少先队辅导员、兼职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劳动生产专业知识水平。加大对学校部门教师的自培力度,以打造一支优秀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一支特色少年先锋队、一所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为目标,学校领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主任、一线教师组成课题组,开展《乡村小学高年级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研究》,对劳动课程内容、教育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开展具体的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师提升课程实施能力,形成高效的教学策略,提炼教育教学成果,进一步深入开展劳动教育。
(本文选自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未来学校创新发展课题—《青少年实践与劳动教育课题》阶段性成果,作者为阳江市阳东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阳江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会长 利炳卓,原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