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教育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快速研究、迅速行动。
抗击疫情期间,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会堂等大型空间因人员密集,其安全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为防止疫情向学校扩散、守护师生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联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及相关专家深入研究校园大型空间(图书馆、体育馆、会堂)疫情防控方案,从总体原则、建筑防护措施、机电技术措施、防控管理等方面,提出全面安全使用应急措施,为学校制定本校应对方案提供参考,具体如下:
总体原则
学校应因地制宜、有效管理,既要保证使用人员的身体健康,又要科学合理的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持。同时,不要改变原有建筑空间、消防、安全等重要内容。
建筑防护措施
学校图书馆、体育馆、会堂作为大型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如何做好疫情期间防护措施,需要从整体与细节上全方位考虑。
(1)全天自然通风,确保建筑成为“安全岛”。同时,梳理和排查内部使用空间,层高较高(建议不低于4米)且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方可使用,不合适使用空间进行封闭,全面排查可使用房间的窗口开启条件,适度更换固定窗扇。
(2)合理确定每栋建筑的最多使用人数(建议按照可使用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人来计算),采用预约制,严格按照使用人数上限控制,错峰进入。
(3)设置入口检测区、门口过渡分流区、内部交通标识导向图、出口管理区、应急备用区。
(4)图书馆座位严格采用错位方式,保证座位间隔大于1米,前后排间隔大于1米;中厅提前划分好人员停留区域、交通导流区等;分批进入,人员少走动。
(5)体育馆入口前增设洗手区,内部场馆有效隔离,人流不得交叉;运动区仅作为非接触性运动及课程使用,开放区提前划定人流停留点、交通导向线等,人均使用距离不小于4米。
(6)会堂具备良好通风的方可使用,人数不超过可使用座位的最大数。会议期间座位需要错位、错排布置,保证个人间距大于1米,排距大于1米,走道边不坐人,进出门口不坐人,进入会场和散场有序排队。使用期间,确保所有大门开启。
机电技术措施
开学前怎么做?
(一) 空调通风
(1)启动空调(供暖)系统前,学校管理人员必须摸清各空调(供暖)系统的特点,一般而言,公共阅览室、会堂、比赛场等多采用全空气系统(如图),其余辅助用房多采用新风+冷暖末端(风机盘管或多联机)系统(如图)。
(2)管理人员应明确每一空调(供暖)系统所服务的楼层和房间详细情况,并根据使用性质,制订出正常运行方案以及突发疫情的应对措施,落实专人负责。
(3)检查空调通风设备和配件的工作状态:
重点检查新排风风机是否工作正常,风量风压等主要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确保空调新风取自室外,新风取风口及其周围环境必须清洁,确保新风不被污染;
▋ 检查空调过滤器是否存在超压堵塞,若是需及时清洗或更换;
▋ 若采用湿膜加湿,要关注湿膜材料上是否存在杂质积存的情况,必要时清洗或更换;
▋ 空调机组的凝结水盘应按照运行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和清洗。
(4)在这类场所开放前,提前几天对空调通风设备进行规范消毒,重点关注与人员密切接触的室内风口、温湿度控制面板等。
(5)对于严寒和寒冷地区,需要注意设备停运期间,应保证室内无人期间的室温不低于5℃的防冻值班温度。
(二)给水排水
(1)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小便斗、大便器宜更换为感应式或非接触式配件;已安装感应式水嘴及冲洗龙头的卫生器具应检查相关感应配件是否能正常工作。
(2)公共室饮用水设施及热水系统应清洗或消毒,具体部位包括饮用水滤芯、开水炉、热水炉、给水管道、平时用水箱等。投入使用前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水质检测,合格后使用。
(3)适当增加饮用水供水点,避免不同分区人员交叉使用,便于防护。
(4)排查排水设施的密闭性,逐一排查排水管道,对于滴水、漏水的管道及时进行维修,保证排水系统的密闭性能。
(5)检查建筑排水系统中的每个用水器具是否通过水封装置与下水管道隔开,阻断下水管道内的污染气体进入室内,如遇没有水封或水封不完整的(水封深度不满足50毫米),应及时更换带有完整水封的排水管或将排水器具封闭。
(6)设备用房等区域中长期不使用的排水点、未设置水封的地漏,应将其封闭。封闭方法可采用塑料布、胶带等完全覆盖封严,达到阻断管道内气体,避免外溢的效果。
(7)检查排水通气立管的通气性能,防止顶部局部的阻塞,保持通气立管通畅。
(8)清洗更换公共建筑的景观用水,必要时将景观用水清空,保持干燥。
(三)电气与智能化
(1)对供配电设备,如变压器、配电柜(箱)、线缆、通风设施控制箱及电动阀门等进行逐一排查,保障用电安全、运行可靠,并做好设施设备的巡检预案。
(2)对图书馆OA系统、图书借阅系统、电子阅览、远程视频会议、网络教学等开展压力测试,完善相关功能模块,保障开学后教学、管理、服务的信息化运行效率。
(3)建立图书馆、体育馆预约平台,分功能区、分时段限制使用人数。
开学后怎么做?
(一)空调通风
(1)空调(供暖)系统运行原则:
▋ 对于比赛场、大空间阅览室、会堂等采用全空气系统的场合,有条件的应关闭回风阀且封闭回风口,将新风阀调至最大采用全新风运行。当受条件限制,系统无法实现全新风运行时,回风口机组应增设低阻型过滤器(F7及以上等级);
▋ 开启全新风运行的空调机组,应同时将空调水管阀门开度调至最大,以尽可能满足室内温湿度要求,当还是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通过增加锅炉台数、提高热源设定温度等措施使室温达到舒适要求;
▋ 对于其他附属房间采用风机盘管(或者VRF)+新风系统时,其新风系统应全部启动投入正常运行,并且尽可能调高新风机组出风温度,充分利用新风热湿处理承担室内负荷。当风机盘管/多联机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不在同一个房间时,应停止使用;
▋ 空调供暖送风风口叶片角度可调时,应调整叶片角度;叶片角度不可调时,宜调整人员停留区位置,避免向人体直接送风;
▋ 对于新排风之间采用热回收装置的空调机组,应开启风路旁通(新风或排风侧任选一路即可)模式,不进行热回收,避免新风污染,未设置旁通管路的系统在使用前应增设。
(2)通风系统运行原则:
▋ 若这些场所设有机械排风系统,在开启空调系统的同时所有排风机均应开到最大,且在空调系统使用前后,新风与排风系统应至少多运行1个小时,进行全面通风换气,实现自净效果;
▋ 若这些场所未设有机械排风系统,则空调运行期间房间外窗或外门应保持一定开度,且在空调系统使用前后,应至少各开窗通风1个小时,进行全面通风换气,实现自净效果;
▋ 既没有新风系统又不能开窗通风换气的房间,应在外墙适当位置增设排气扇,不具备增设条件时应停止使用;
▋ 图书馆、体育馆等的厕所、浴室、更衣间等的排风系统应全部投入运行,确保这些房间与人员正常停留区域的空气压差为负压;
▋ 生活水箱间、管道直饮水处理间等应加强通风,以利于保证水质。
(二)给水排水
(1)应建立和执行供水水质定期检测制度,生活饮用水、管道直饮水、生活集中热水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水质检测。防疫期各项供水应增加检测频次。
(2)定期检查二次供水系统中的消毒装置的工作状态,保证其正常使用。
(3)管道直饮水、分散式饮用水供水装置出水均应烧开(可用电热水壶)后饮用,保证饮用水安全;定期对电开水器进行安全检查,保证供水水温,并集中管理,防止开水器供水龙头的污染。
(4)热水系统使用时,热水温度应加热至60℃及以上一小时后使用。
(5)定期检查、维护感应式水嘴及冲洗龙头,使用干电池的感应式配件应定期更换电池,确保配件正常出水。
(6)公共建筑中的便器使用后应及时冲水清洗,坐便器使用应采取一次性垫纸,坐便器不使用时应盖上盖子。使用频率较低的坐便器建议封闭,如仍要使用,应注意保证至少每天有人使用,并保证使用后检查便器本体水封是否充满、若负压抽吸导致液面快速下降,应人工加水,保持水封有效,或在坐便器水箱内加注适量消毒液,每次冲水后加注。座盖应每天消毒,清洁消毒后坐便器宜盖上盖子减少水封蒸发。冲水时也应盖上盖子,防止冲水过程产生的有害气体扩散。
(7)建筑应每天注水保持地漏水封完好。向地漏中补水时,一定要细水流慢速补水,直至液面不增高为止。水封深度达到50毫米的地漏每日注水不少于2次,每次注水不少于350毫升;水封深度未达到50毫米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漏注水次数视情况增加注水次数,保证地漏不干涸。对于出现疑似病例的公共建筑,注水时应添加含氯消毒剂。
(8)暂不使用的卫生间,应每天对各个器具的水封注水。
(9)重视并及时处理返臭气的现象,对于存在返臭气现象的部位,立刻停止使用,逐一排查造成返臭气的排水点或地漏并予以封闭;当条件不具备时,应及时逐一封闭排水口。排查时临时封闭方法可用装有水的塑料袋放置在排水口上。
(10)卫生间和茶水间应加强物业维护,杜绝地面积水及渗水。
(11)对于采用非传统水源的公共建筑,防疫期间宜关闭非传统水源的使用。
(三)电气与智能化
(1)所有公共区域的照明控制开关均安排物管人员专人操作管理,减少人手接触。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场所,优先由管理平台统一控制或时间程序控制,关闭现场控制权限。
(2)阅览区、体育馆、电梯厅等白天人员停留较多的场所或部位,配置移动式紫外线消毒装置(按照1.5W/m3,即每20立方米空间使用一只30W紫外线灯),进行夜间消毒。
(3)关闭未设置门禁系统的出入口和次要的出入口,仅保留必要的进出口,出入口门禁应采用非接触射频卡的出入口控制。
(4)主入口设置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仪,避免近距离接触测量,异常人员信息上传疫情防控信息管理平台。
(5)加强安防监控力度,不留死角,主要是人员监控管理、消毒管控及可视巡查的管理。有条件的可升级软件,依托AI监控模式进行可视巡查,智能捕捉异常行为。
(6)图书馆、体育馆均采用预约平台授权进出权限。关闭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讨论室,采用线上资源云端浏览、远程视频会议、视频网络教学等方式,避免人员聚集。
防控管理
(一)减少聚集活动
在疫情发生期间,合理安排教学,减少聚集性活动,集体性活动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一般不召开人群聚集的会议或典礼,提倡召开视频会议。如必须举办,应缩短会议时间,控制参会人员数量,并遵循相关卫生要求。
(二)做好消毒工作
建筑闭馆后,保持自然通风,闭馆后全面紫外线消毒。做好建筑服务空间(电梯、厕所)和建筑可接触面(墙面、家具)的清理和消毒。
结 语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以来,疫情的防控进展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我们看到,各行各业工作者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用他们的坚守与奉献,构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让各族群众真切体会到什么是忠诚、信仰和担当,在平凡中书写着不凡。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在做好本单位科学防控的同时,注重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战线做好科学防控工作。第一时间组织专家,按及时、准确、实用、可操作等要求,从公共空间、学校厕所、学校食堂、校园快递安全管理、校园隔离健康观察区、垃圾投放管理、学生宿舍管理、校园大型空间管理等方面编写系列疫情防控解决方案,对于保障正常教学活动的建筑、不同空间类型的建筑、人员密集的生活区建筑以及校外室外场所等均提出了相应具体的防控要求和手段,以便学校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控方案。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没有谁是旁观者、局外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起,与所有人一起,万众一心、休戚与共,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以最大的决心和最大的努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