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报告强调,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为切实推动幼儿园和儿童教育适应时代、创新发展,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人,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起,“立幼学•育未来”为主题的未来学校实验公益捐建项目目前已进入启动实施阶段。这将推动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走向纵深。
在未来两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将和深圳中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起,向全国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免费捐建价值5亿元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包括1000套“多维智能学习空间”、5万套“中幼在线”及配套课程;同时设立高等学校学前课题专项研究基金1000万元。
项目将惠及5万多所幼儿园
“立幼学•育未来”未来学校实验公益捐建项目,是使最先进、最智能的创新性产品、技术和课程尽快惠及更多儿童,推动幼儿园系统性变革,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一次公益活动。
项目将惠及5万多所幼儿园;其中1000所幼儿园将装备最为先进的多维智能学习空间及相关课程;捐建的街道、社区和乡镇幼儿园所占比例不低于60%,公办和普惠幼儿园的比例不低于80%;将确定5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承担相关的课题研究,包括有幼儿教育专业或师资培训能力的高等学校(含本科院校、幼儿师专、教育学院、高等职业院校),能够对公益援建项目进行跟踪研究、指导服务、师资培训和学术研讨的单位;援建项目还同时面向特殊教育学校和课题研究单位。
捐建项目从四个层面开展,在全国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市区县实施、高等学校(有幼教专业,含本科和高职)安排课题研究经费、支持高校和幼儿园基于多维智能学习空间开发课程、支持建立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基地。其中最重要的是,发展基于多维智能学习空间的课程研究,即通过信息化教学设备,推进遵循儿童发展规律的教学,实现学前教育安全优质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未来教育变革的一次创新实践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表示:“未来教育创新实践的关键,是要构建学校新的核心平台,推动构建一个新的学习场、新的能力场、新的环境场,带动整个学校空间结构、功能结构、课程结构的深刻变革,从而引领学校的形态变革,这次公益活动将是一次有益的创新探索。”
两年前,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以创新姿态布局未来,发布“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聚焦基础教育领域,应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面向未来推动学校形态变革和全方位改革创新。
两年来,在研究和实验板块,开展多层次的实验项目,立项147项研究课题,形成“6+X”业务体系,创建教育技术创新共同体。为汇聚更广泛的创新要素,推出更优质的创新成果, 2019年7月4日,“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首个重大创新成果——多维智能学习空间通过论证。
多维智能学习空间具备529项知识产权的AR技术首次运用于“大空间多维度”的教育场景,创新性地将姿态检测、跟踪技术与多屏触控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高互动性的深度学习模型,充分体现了未来教育的六个发展方向:第一设计理念科学: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儿童教育发展的规律,为儿童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空间;第二课程多元融合:将多种互动性学习方式交互融合,使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教育目标集合于一个课程,促进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发展;第三nasid技术应用先进:将增强现实、多屏互动、三维成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入学习空间构建,并为更多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了全新方向;第四平台延展性强:推动家园、家校教育一体化,强化学习环境与真实世界的联系;第五支持教师发展:促进教师更好理解儿童发展所需环境,并掌握幼儿教育课程开发或研究实验新的教学方法技能;第六保障儿童安全:综合运用多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现保护儿童眼睛、防止滑倒磕碰、隔绝触电危险等安全目标。
一次捐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却深远
一年前,全国示范园银川第一幼儿园启动作为多维智能学习空间教学的试点。该园园长张欣表示,多维智慧学习空间尊重幼儿发展规律,深化幼儿学习观,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它的教学环境开放、教研环境开放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路径。
未来教育是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教育变革离不开教育技术的革命性创新。
此次多维智能空间在全国幼儿园的免费捐建,将进一步推进革命性产品的普及应用,助力幼儿园适应新时代技术革命需求,加速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落地,将对学前教育影响深远。
在新时代,如何让每朵小花苞都能绽放最美的笑颜,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是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的根本遵循。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在总结近几年来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围绕破解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牢牢把握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的前进方向。
捐建项目还将发起更多社会力量,致力于开展学前教育领域优秀成果发掘推广工作,以及实施与学前教育创新相关的研究、交流项目,论坛/会议等,并设立专项基金,用以奖励优质的学前教育创新课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