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尤为如此;教育也在创造着最大的人口红利,对于一个正在复兴的伟大民族而言,尤为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教育大厦地基的基础教育,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学校总数达49.85万所,在校生总人数约2.04亿人,较2010年的学校总数43.64万所、在校生总人数1.76亿人,均有显著提升。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改革发展任务不断取得突破。曾经被划重点的“普九”“均衡”“优质”“素质教育”“中高考制度改革”等名词,已经一步步落地。
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一个都不能少”到“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学生发展路径更加多元,教师队伍建设体系日渐完善,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充满活力,向着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大步迈进。
教育投入保障惠民生
今年,地处京津古道北运河畔双街镇的天津市北辰区模范小学,有了漂亮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以及齐备的实验室和功能教室。校长刘文革一直希望学校的孩子能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如今他的梦想逐步实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4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9.4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4204亿元,比上年增长8.9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多年保持在4%以上。
自2013年国家启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以来,各地新建改扩建学校约26万所,增加学位2725万个,补充教师172万人,参与轮岗交流的校长和教师达243万人次。截至2017年底,全国通过督导评估认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数量达2379个,占81%,有11个省(区、市)整体通过督导评估认定。
持续增长的教育投入,让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巩固,巩固率达到93.8%,较2010年提高1.8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2017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8.3%,较2010年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2.5%,上升了5.8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饱受“控辍保学”困扰的云南省,如今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按照“一户一案、一生一策”原则精准帮扶,坚守“不让任何一名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这一底线。如今,云南小学和初中阶段辍学率仅为0.15%和1.2%,分别比2016年降低了0.07和1.69个百分点。教学点的教师再也不用随身带着花名册,为学生的流失而发愁了。
持续增长的教育投入,缩小了城乡学校的办学差距。《国务院关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城乡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学校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的“四个统一”加快推进,实现“两免一补”政策全覆盖,2017年已全面实现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全国1604万名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
同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让36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吃上了免费营养餐,西藏、宁夏、云南、重庆等试点省份学生贫血率显著下降。
持续增长的教育投入,也让教育信息化的和煦春风拂过城乡。“三通两平台”建设越来越普及。“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信息化“学习场”已无处不在,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动了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教师队伍建设启新程
教师节前,一名从教超过30年的乡村教师晒出了自己的工资条。“我2012年工资拿到手2900元,到了2014年变成了3438元,2015年就到了5500多元……一年上一个台阶。”他感慨,近几年教师待遇真是大变样,周转房有了,津补贴增加了,“越来越有奔头”。
这得益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自《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印发以来,教育部积极推动落实,为乡村教师送出了一连串的“大礼包”,如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推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等。
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渠道得到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乡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合理待遇得到保障并有所提高,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形成了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喜人局面。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惠及130余万名乡村教师,到2017年已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县全覆盖;特岗计划招聘教师28万人,为乡村学校输送了新鲜血液;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继续推进,50多万名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自2010年启动的“国培计划”,共培训教师1729万人次,乡村教师的培训基本完成一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进入全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教师队伍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教师第一次拿到了国家级荣誉证书,小学教师第一次可以评“正教授”,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第一次实施,各级各类教师和校长的专业标准第一次发布……
而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更是让广大教师备受鼓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将教师和教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政策举措健全了教师培训体系,增强了保障机制,使得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课程教学改革重素养
2017年9月1日,全国31个省份部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开始在起始年级使用统编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到2019年,义务教育所有年级将全部使用统编三科教材。全国140位教材编写成员,116位教材审查专家,从2012年开始组织编写,到2017年全国范围投入使用,五年磨一剑,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八年级语文教师宋景芳和她的学生们看来,统编三科教材带给他们不少惊喜:新课本变美了——全彩色印刷,插图漂亮,图片富有童趣和古典韵味;变有趣了——课本中穿插的绘本故事、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读起来比课外书还吸引人。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中学的学生在选课时发现,很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进入了待选课表。书法、茶艺、剪纸、武术等课程吸引了大量学生踊跃报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的有机融合,是今年年初教育部正式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要特色之一,这将会成为我国普通高中阶段课程的新常态。
事实上,自上世纪末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一直处于进行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社会变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也一直在嬗变中不断发展与完善。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0—2020年),为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和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指引了方向,引导中小学教育从单纯重视知识和技能向全面育人、综合育人转变,注重发挥学科教育的育人功能,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之相应,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运而生,再到普通高课标的发布,“以生为本”成为改革共识。
从原先的“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到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从教书走向育人的重大变革。如果将落实“双基”比作是课程目标的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那么核心素养就是3.0版,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和落地,则意味着3.0版的具化与升级。
2018年初,高中新课标的“出世”,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给予学生自主、自由选修选考的空间,将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招生考试制度谋新局
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学校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和目标,也是新时代对教育的呼唤。但如果“指挥棒”不变,这一目标就会变成“空中楼阁”。而考试招生制度,正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指挥棒”。
长期以来,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饱受诟病,“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不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社会各界迫切呼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为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发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帷幕徐徐拉开。
《意见》发布后,31个省(区、市)陆续形成了自己的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作为首批试点省市的上海、浙江新高考已经平稳落地,新高考全面推进。这一轮招考制度改革,是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构建起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开辟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新局面。
招考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新高考的新要求,推动了高中课程的变革。2010年,还只有少数几所学校探索的“选课走班”制度,如今已成为上海、浙江以及其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的“标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的设置更加注重给予学生选择权,更加促进了学生多元发展。”处于改革浪潮之中,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深有体会。
与此同时,新高考改革也形成了连锁反应,传递到初中阶段,各地因地制宜,“新中考”方案也逐步落地,传导到小学阶段,推动了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系统性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从教师与学生出发,又最终回到教师与学生。其中,有坚守与继承,也有改革与创新,如百川汇流,最终共同走向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