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在我国未来将占重要地位。对此,高等教育面临何种挑战?应做何应对?
在近日于重庆万州举办的“迈向新时代——国际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工程中美绿色教育合作研讨会”上,中美两国150多位高校及绿色教育研究领域机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国内外企业负责人和代表齐聚万州,围绕“深化产教融合,绿色教育创新发展新机遇”的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围绕绿色教育创新发展召开学科专业集群、校企合作育人、质量保障、教育教学改革等系列专题研讨会。
会议聚焦六大议题:
• 绿色教育——未来教育关键字
• 平台协作——校企协同育人新高地
• 新技术赋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 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构
• 国际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发展
• 绿色校园建设及校园作为活的实验室
绿色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推动绿色教育是中国目前重大战略议题,生态文明建设被列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
这对高校来说既是巨大挑战,也是前所未有机遇。绿色发展跟所有应用型学科都有密切关系,跟所有产业都有密切关系,应将“绿色+”贯彻到学校发展各个领域,通过绿色理念、知识和技术改造传统学科和专业。
◪ 新产业必须是绿色、可持续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需要绿色技术。
◪ 新学科、专业的发展,如生态保护、新能源、环境改善、气候变化应对等,或传统学科和专业变革,都将为绿色教育发展提供机遇。
◪ 高等学校应当致力于培养服务可持续发展人才和推动可持续科技创新与应用,促进城市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 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城市共同发展,高校是最好推动者和联结者。
各行业亟需绿色教育人才
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10年中,世界许多国家呈现一种明显态势:即让教育更加关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方面的挑战。
• 很多国家重新调整教育政策、课程和规划,使之向可持续发展目标靠拢;
• 各国努力把绿色教育或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教育系统当中;
• 在高等教育领域,可持续发展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能面向可持续未来的毕业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全国工作委员会会长史根东指出:“可持续发展素养是青少年和公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要普遍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及全体公民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知识、学习能力、价值观、生活方式,以期产生积极促进绿色社会建设的良好效果。”
史根东表示,可持续发展教育过去的10年非常有历史意义,从以推广绿色课程,环保知识,到确保所有进行学习的人都掌握可持续发展所需知识和技能,开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生活方式、人权和性别平等方面教育、弘扬和平和非暴力文化、提升全球公民意识,以及肯定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未来应更加明确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功能,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
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绿色教育的跨学科尝试。
链链看——湖北工业大学的绿色教育尝试
湖北工业大学为解决“所办非所需”问题,优化学科展业结构,主动适应湖北经济结构调整,对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支柱产业需求,重点发展服务绿色工业和推动湖北工业绿色化的学科专业,提升服务“绿色工业”发展的能力。
为解决“所授非所愿”问题,使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该校采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着力培养创新创业及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解决“所学非所用”问题,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该校采用校企双向介入式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现毕业生能力与用户需求无缝对接。
绿色教育新路径: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
中心主任陈锋强调:“绿色教育应当坚定不移实施‘产教融合’,探索国际化智慧学习工场新模式,形成中美绿色教育合作的创新生态,进一步深化成果转化;坚持开放协同,加强科技创新,在扩大开放和平台构筑的过程中提出中国模式,并和全社会的有识之士一起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推动国际绿色教育发展。这也是习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非常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
作为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重要成果,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对于推动绿色教育意义重大,将促进中美高校、企业协同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并将形成“绿色教育+”的全新模式,落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会上,中美产教融合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该研究院将围绕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研究和绿色教育标准研究展开课题征集,未来将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绿色教育人才提供坚强保障,为加强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进一步推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平台对平台”“学校+企业”的国际合作模式、构建国际教育创新网络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通讯员 胡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