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 > 教育规划与 战略研究
国际化教育科技创新合作平台“规划书”

发布时间:2017-08-21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大学是知识发现和知识创新的源头,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如何基于已有的教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融合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促进校企合作,进而实现大学的知识创新,更好地为企业创新、发展和升级服务?

国际化教育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或许会是个不错的答案。


国际化教育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为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有力促进了新技术新工艺的衍生与进步,但现有科技创新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理清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建立新的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增强构建合作平台的科学性。

创新体系中缺少信息沟通机制

目前,我国的教育科技创新体系在信息联结方面存在明显的低效问题。创新体系的信息联结各方包括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以及能够促进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科技、专利、金融等中介机构,这些主体在地位、理念、需求、动力等方面的不一致,导致信息沟通与联络渠道不畅,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发展水平。

创新体系中信用体系不够完善

有效、规范的信用体系是维系创新成果转换过程各方稳定关系的核心机制。我国教育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信用体系仍不完善,特别是合作协议不够规范,对合同缺乏尊重。信用是大学、企业和政府合作关系构建的基础,但由于大多数合作是点对点的项目合作,如果信用体系不完善,出现责、权、利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将导致合作各方更加注重短期利益,会对长远合作造成消极影响。

创新体系的管理流程不科学

理想的校企合作状态应是:教育科技创新合作按照市场化模式管理,企业与大学共同探讨研发项目,制定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生产模式,政府主要提供制度保障和服务。然而,由于行政力量的干预较多,并未真正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国际化教育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主体是什么?

 

参与国际化合作平台的五个主体分别为政府、国内大学、国外大学、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这些主体可以分为政府、大学和企业三个类型。

 

政府——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的主体,不仅与市场共同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也提供政策支持及环境建设等公共服务职能。

 

 

大学——进行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国内外大学通过相同专业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合作,最终输出先进的知识技术与专门人才。

 

 

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主体,作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吸收技术成果并将其转化为生产能力,应用于市场开发与新产品生产。因此,合作平台可划分三个维度,即政府、国内外大学和企业。(见图1)

 


 

国际化教育科技创新合作平台,能做什么?

 

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产品需求和市场竞争是拉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企业要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就需要不断研发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必须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但在市场条件下,企业内部有限资源的整合和开发不能满足无限的生产技术开发需求,因此企业必须通过与创新要素汇集的高校合作,将可以外包的基础性、长期性研发任务交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校或其他科研机构,从而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提升大学科研生命力

大学的功能可划分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对比国际经验可知,当今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大学正逐步成为各国科技创新的源头,其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功能不断得到强化,已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发动机”。同时,由于大学科研成果中的前沿技术需要企业进行实用性改进,所以大学在本质上与企业存在密切联系,这种纽带是大学获取横向科研经费从而支持科学研究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促进政府完成经济发展目标

校企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既可以带动就业,又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因此,政府应当从总体上对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及其应用进行规划和引导,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包括出台相应政策与法规,界定和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公平高效的合作环境,鼓励和促成国内外大学与企业的生产合作,扶持专业的中介机构参与科研成果转化等,保证教育科技创新合作平台顺畅运行。


 

国际化教育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如何搭建?

 

国际化教育科技创新合作平台由信息沟通平台、信用体系平台和资本汇聚平台组成。这三个子平台是合作平台运行的基础。在平台框架内,大学投入研发条件和人才开发新技术,进行新项目的合作研发工作。企业通过对市场中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分析,向教育机构提出项目研发的需求,并通过项目费用等方式注入资本,跟踪研发成果的针对性,购买科研成果,并成为项目技术成果的最终使用者。政府不直接参与一线的校际合作和校企合作,主要通过制定合作平台制度、法律法规来理顺市场关系,提高合作效率,成为国际化合作秩序的维护者。(见图2)

信息沟通平台建设

信息沟通平台建设的基础是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和建立共享的数据库,以保证国内外大学、企业、政府的高效合作。同时,信息沟通平台还要包括保障国际合作项目实现目标的预测、计划、控制及辅助决策等重点内容,为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规范性环境条件。

信用体系平台建设

平台具有合作者信用评估、合作环境信誉担保及国际合作效率评价等方面的功能。其中,对合作交易双方的合作行为实施评价与对合作网络内的行为主体进行过程评价是合作信用体系平台的关键职能。合作信用体系平台通过对合作者的信用、履约能力及创新效率进行科学评价,不仅有利于合作者进行决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合作的行为选择,提高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合作的风险控制水平。

资本汇聚平台建设

国际化教育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本质上是产学研深度融合,即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技术市场与生产和金融领域资本市场进行深层次合作。因此,融资模式应该市场化,以保证合作平台的开放性。要让国际化教育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通过提高平台的市场化程度,引入更多的参与者,提高合作交易竞争程度,最终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合作平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

执笔者:苏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