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曹勇安:应用型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6-07-12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7月8日上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曹勇安应邀为第一期应用型课程建设研修班作了“应用型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题报告。

  曹勇安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教学改革实践为例,阐述了如何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应用型课程建设。

  曹勇安指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知社情、知学情,要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设计有差异的课程,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才能实现有差异的发展。曹勇安引用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一观点,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愤悱”。曹勇安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发展,有些学生属于非本意入学,这种学情决定了教育的差异性和课程的多样性,如何激发这一异质性群体的“愤悱”关系到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考。曹勇安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汽车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为例,阐述了如何依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曹勇安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课程是以社情为依据、学情为基础的“生态系统”和完整的学校文化,具有动态性、对话性、情境性、生长性等特征。课程实施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教与学,教师要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手脑并用;学生要做中学、学中做、学会做,学做合一。曹勇安结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教学实践,阐述了如何进行应用型课程建设,指明了应用型课程建设评价的观测点和依据。

  曹勇安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问题。曹勇安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应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应渗透进全部课程。曹勇安表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岗位创业中蕴育独立创业意识,值得思考和借鉴。

  曹勇安最后指出,我们处于理念过剩的时代,成功的关键在于将理念转化为实践,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着力点是课程改革。

  (责任编辑:乔亚男)